【環(huán)球網綜合報道】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月16日報道,延宕許久“中華文化總會”(簡稱“文總”)人事爭議落幕,文總15日召開第6屆執(zhí)行委員會,通過包括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等共258名新會員入會,由于“總統(tǒng)府”方面曾說文總慣例是由歷任臺灣領導人擔任會長,意謂蔡英文最快在15天后的會員大會,由新的執(zhí)委、咨委推選并出任新會長。對此,國民黨“國發(fā)院”院長林忠山認為,在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的政策下,文總未來恐進行偏差性動員,人事也可能大幅更動,對兩岸交流活動將造成負面沖擊。
文化總會會長改選一度演變成前會長劉兆玄與蔡當局之間的政治僵局,但在劉兆玄去年11月底辭職后,斗爭告一段落。文化總會15日在晶華酒店召開執(zhí)行委員會議,由代理會長劉吉人主持會議,應到會28人,實際報到15人,過半成會。不過,擔任執(zhí)委的馬英九時期政務官如江宜樺、廖了以、毛治國等均未出席。
文總秘書長楊渡會后表示,會議通過3項議案,首先確認258名新會員入會,包括臺灣地區(qū)正副領導人蔡英文、陳建仁;接著確認276名舊會員資格;最快15天后開第7屆會員大會,由這534名新舊會員推舉出35名執(zhí)行委員、11名咨詢委員等,再由這些新選出的執(zhí)委、咨委中,推舉出新任會長。

馬英九與時任“文總會長”劉兆玄出席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發(fā)表會(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15日會議也提出第7屆執(zhí)委、咨委建議名單,其中包括蔡英文、陳建仁、以及“文化部長”鄭麗君等人。至于最快15日后要召開第7屆會員大會,推估最快是在3月2日召開。會員大會至少要有267名過半會員參加才能成會。此外,文總代理會長劉吉人在會后向媒體宣布辭代理會長一職。
“中華文化總會”宗旨為發(fā)揚中華文化,曾主辦兩岸重要交流活動。國民黨“國家發(fā)展研究院院長”林忠山認為,蔡英文接任文總會長后,由于蔡當局主張“去中國化”,這與文總宗旨必然產生矛盾,可以預期文總未來許多有關兩岸漢字、藝術、書法等傳統(tǒng)重要活動恐遭喊停命運。蔡當局也可能利用文化總會進行“偏見性動員”,只做喜歡做的,對于文化總會長年來的兩岸交流工作,將產生負面沖擊。
至于文總的兩岸交流工作是否會中斷,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表示,他期待文總的兩岸交流活動得以延續(xù),建議可選擇意識形態(tài)不高的活動如漢字文化的推動,持續(xù)扮演兩岸“二軌交流”的管道。
“中華文化總會”為臺灣當局出資成立的社團法人民間團體,成立于1967年,當年蔣介石為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而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文復會),并兼任首任會長。1990年改組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文化總會)。2006年陳水扁執(zhí)政時期曾更名為“國家文化總會”;2010年再更名為“中華文化總會”。由于主責推廣中華文化,過去李登輝、陳水扁和馬英九都曾以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身份兼任會長。2010年由劉兆玄出任會長,是首位非臺灣領導人身份的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