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臺灣困境與脫困:“政府”右派又民粹致臺灣競爭力弱化
楊志良因“大炮”敢言,有過一些爭議事件,被稱是“白目派鼻祖”,也被拿來跟柯文哲比較,但他直言自己的“白目”比柯文哲高級。自2011年2月離開公職后,他一直關(guān)注臺灣社會,在2011年、2012年、2015年出版了《拼公義,沒有好走的路:白目“署長”楊志良的沖撞與改革》、《臺灣大崩壞:挑戰(zhàn)沒有希望的未來》、《分配正義救臺灣》等書,痛陳臺灣“A咖不進‘政府’”、“高階人力跑掉”、“青壯年往外跑”三大怪現(xiàn)象,并提出臺灣要搞好分配、青年創(chuàng)業(yè)、老人照護等急迫的問題。
記:在初選中您有一些驚人語,以前也敢于直言,被稱“白目派鼻祖”,介意這樣的稱呼嗎?
楊:“白目”其實是我自己說的,但我自己就是民調(diào)高,在以前我也是“閣員”中民調(diào)高的。雖然離開了“政府”多年,我一直關(guān)心社會,寫的、說的都是臺灣目前的困境,兩大黨的人都不敢去說。
記:您認為臺灣目前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
楊:“政府”太右派太民粹,導(dǎo)致臺灣競爭力弱化。一些急迫需要去解決的問題,都沒人去做,比如青年創(chuàng)業(yè)、老人照護、正義分配等,不客氣地說,在稅改上,臺灣如果不趕緊進行“稅改”就要“亡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