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雞性格”的賴清德繼續(xù)站上“大罷免”一線,挑動對立,拉升仇恨,24日在桃園市的一場演說更是語出驚人,竟高喊要用“選舉罷免打掉雜質”,引發(fā)島內嘩然。
為了擺脫“在野力量”在臺民意機構的制衡和掣肘,民進黨“當家鬧事”,利用行政資源發(fā)起“大罷免”,并從幕后一步步暴露于臺前。首批24名藍營民代罷免案確定將于7月26日投票,壓軸出場的賴清德,也終于露出狐貍尾巴,“加碼”發(fā)起所謂“團結十講”持續(xù)為“大罷免”煽風點火。
或許以為罷免“成功在望”,得意忘形的賴清德按捺不住狼子野心,在24日的演講上虛情假意喊著“團結”時,忘情地泄露了“真心話”——透過數(shù)次選舉、罷免,千錘百煉、百煉成鋼“打掉雜質”。
“打掉雜質”,賴清德一點也不遮掩了,針對性極強,侮辱性極強,狂到?jīng)]邊了,狂出了新下限。在搞“大罷免”的時候講這種話,就是在故意說給“在野黨”聽的,滿臉不屑把“在野黨”比喻成雜質,而“打掉雜質”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清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賴清德的癲狂傲慢,讓“在野黨”極度憤怒。
藍營直斥賴清德已經(jīng)“提槍上場”,先用選舉篩選、再用罷免清洗異議者,大搞“清德工程”,就是要消滅所有反對力量,濫權又獨裁。民眾黨痛批賴清德去年“洗滌人心”,今年變本加厲“去除雜質”,令人不寒而栗。
事實上,賴清德的偏執(zhí)、極端、蠻橫,不止針對“在野黨”,還針對“非綠民眾”,在“團結”的虛假包裝下,繼續(xù)制造寒蟬效應,一句話“不聽我話、不跟我混的,都是雜質”統(tǒng)統(tǒng)打掉:你們選出的民代,我要打掉,你們在背后支持他們,我也要把你們打掉。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囂張是有代價的。可能是感受到了島內的怒火,民進黨和賴清德在后來的新聞稿中,刪除了“打掉雜質”的字眼。
民意不可違!才靠“四成選票”當選的賴清德,不僅不謙卑,還藐視甚至打壓“六成主流民意”,如今竟要將“非綠”視為雜質清除,要小心民眾的有力還擊了!就如藍營民代謝龍介所言:若把不同意見的民眾,還有反對黨都叫做“雜質”,民眾就會把當局當“雜碎”掃掉。
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