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閃現(xiàn)”臺灣 刷屏臺媒
在海峽兩岸都有很高知名度的大陸演員胡歌,6月12日到臺北與臺灣青年創(chuàng)作者交流。“暌違六年”“終于來了”是臺媒報道的關鍵詞,更有臺北的政治人物曬出自己跟胡歌的合影,表現(xiàn)自己追星成功。在交流活動中,胡歌說自己的滬語中帶有臺灣口音,“說明我們不分彼此”,也被多家臺媒引用。
臺灣《中國時報》13日頭版頭條以《胡歌訪臺 掀兩岸文化交流——應邀出席對話青年講座 寶總有臺灣口音 妙答“我們不分彼此”》為題,報道胡歌在島內的活動。

▲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在12日的國臺辦記者會上,發(fā)言人陳斌華介紹,應臺北市影音公會邀請,大陸演員胡歌赴臺北參加“對話青年”活動,與兩岸青年影視創(chuàng)作者對話交流。這將為兩岸青年朋友提供一個難得的交流機會。“我想,‘寶總到寶島’是兩岸同胞喜聞樂見的好事。”
民進黨當局無法阻擋“繁花”出現(xiàn)在島內
大陸電視劇在島內熱播不是什么新鮮事,胡歌上一次到臺北是參加金馬獎的活動,當時《瑯琊榜》在島內的熱度不減,而島內這兩天參加錄制政論節(jié)目的嘉賓,也能隨口報出胡歌演過的《仙劍奇?zhèn)b傳》等電視劇。臺灣地區(qū)前領導人蔡英文、臺行政機構前負責人蘇貞昌都是大陸電視劇的愛好者,就連曾經質疑大陸視聽平臺的民進黨籍民意代表,也曾在發(fā)出的自拍中,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在臺立法機構用大陸視聽平臺“追劇”這件事。

▲林楚茵在社交媒體的自拍
但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操控“抗陸保臺”牌,將正常的文化交流說成是大陸的“統(tǒng)戰(zhàn)”“認知戰(zhàn)”,又對有大陸資產背景的視聽平臺無端發(fā)難,禁止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陸資互聯(lián)網視聽服務在臺灣落地,島內民眾追大陸電視劇變得非常困難。比如胡歌主演的《繁花》,雖然在大陸視頻網站上線,島內網民卻無法通過同一平臺的境外版看到。如今,島內的流媒體平臺MyVideo購買了電視劇的版權,但也是14日才開始播放。這讓人不禁想問:為何在胡歌抵臺之時,島內會提到“繁花”熱呢?
直新聞在臺灣最大的網絡論壇PTT里面找到了當時島內網友追劇的痕跡,有網友在《繁花》大結局后在PTT實時分享了長篇影評,還在最后附上了自己觀看《繁花》的渠道:該網友說自己是拜托大陸的朋友購買大陸視聽平臺的會員,并通過購買服務改變IP的方式,登陸大陸平臺實時追劇。還有網友在YouTube平臺分享了“一口氣看完”系列,指路想快速了解劇情的網友。而該貼下方留言幾乎都是對電視劇的期待,以及希望能夠在島內的平臺(如網飛)上線。

▲MyVdieo預告截圖
在胡歌“閃現(xiàn)”臺北后,就有島內“名嘴”說,兩岸文化交流是擋不住的,民進黨當局的重重關卡,都沒能夠阻擋島內民眾追《繁花》。
在12日的交流活動中,還出現(xiàn)了一個“插曲”。有臺媒引用活動主辦方的說法稱,胡歌到臺灣的規(guī)矩很多,包括不開放媒體采訪,座談會被要求不能提到“上海”及“繁花”這2個關鍵詞等。而事實上,在座談會中,因為場面熱絡,這些關鍵詞屢屢被提及,不開放媒體采訪的規(guī)定也被打破,《今周刊》在報道的標題中更是寫道,“胡歌來臺!不能聊的繁花都說了”。
對于這個說法,臺灣方面陸委會還專門作了回應,說有關活動中不能提到“上海”和“繁花”的說法是“空穴來風”,無法評論,同時指出,樂見兩岸借由影視作品相互增進了解,也歡迎大陸演藝人員來臺分享影視從業(yè)經驗。
有的人想邀功 有的人在閃躲
臺媒“風傳媒”獨家報道稱,胡歌這次到臺灣,背后是現(xiàn)任?;鶗麻L鄭文燦在“穿針引線”。報道稱,為了胡歌到臺灣,鄭文燦在其間積極穿梭往來,推動兩岸交流,包括疏通臺灣方面陸委會、移民部門、文化部門、安全相關單位等。報道稱,除了鄭文燦,臺北市政府與上海市臺辦也積極溝通協(xié)助,為即將舉辦的雙城論壇暖身,推動兩岸青年交流。
對此,鄭文燦辦公室表示,大陸人士赴臺申請案皆由陸委會會同相關權責機關審查,?;鶗o參與。?;鶗芬妰砂段幕涣黜樌M行,兩岸能有更多良性互動、善意理解。

▲臺灣影迷為胡歌送機(臺媒報道截圖)
鄭文燦方面相對“低調”,而中國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秦慧珠就主動爆料說,是自己日前到對岸參加交流活動時,向上海市臺辦提議的。她透露,拜訪上海臺辦鐘曉敏主任的時候,有提到電視劇《繁花》在臺灣很受歡迎,而當時鐘曉敏隨口講了一句“那我把胡歌帶來好啦”。秦慧珠認為,如果胡歌能夠到臺灣來交流,一定有很多粉絲覺得很開心。
對鄭文燦方面的回應,臺灣地區(qū)前民意代表郭正亮說,鄭文燦真的有協(xié)助放行胡歌“入關”,但卻立刻發(fā)表聲明“切割”,直言是因為沒有先請示賴清德,“怕賴皇上不高興”。郭正亮在島內政論節(jié)目中分析說,2019年賴清德“背刺”前領導人蔡英文挑戰(zhàn)“初選”,到2023年蔡英文有對賴清德好過嗎?這幾年賴清德幾乎都沒事做,不過賴清德現(xiàn)在“逆轉形勢成為新‘天子’”,掌握大權后,讓“英系”在民進黨中近乎全滅。鄭文燦作為“英系”成員,卻沒有請示賴清德,就隨便批準胡歌來,“讓他嚇到這樣”。
關于鄭文燦是否“穿針引線”,臺灣中視記者在12日的國臺辦記者會上就提問,有消息傳出,是?;鶗麻L鄭文燦促成此事,請問對此有何回應?這次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促使胡歌赴臺成行的?
發(fā)言人陳斌華回應指,我注意到這位先生已經否認了他與此事有關。在這件事情上,大家愿意去蹭熱點、邀功勞,說明大陸影視明星到臺灣進行文化交流是得民心、受歡迎的好事。我們樂見更多臺灣影迷、劇迷能夠見到他們喜歡的大陸明星,我也覺得這本就是件很平常的事,不需要費盡周折,動用什么人脈去周旋,平平常常的事還是用平平常常的心來處理為好。
島內現(xiàn)在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只要涉及到兩岸的交流,哪怕是一件小事、一件平平常常的事,都總有人喜歡用政治的放大鏡去看:交流的層級是什么?背后出力的是誰?大陸更傾向于跟藍營交流還是綠營交流?就比如這次胡歌到臺灣,隨行的是上海市臺辦主任鐘曉敏,她帶著雙城論壇的“先遣團”與臺北市長蔣萬安見面。兩人會談約30分鐘,會談不公開,但是場內不時傳出笑聲,鐘曉敏拜會結束也被媒體問及,有沒有跟蔣市長自拍?親自來是否還是期待兩岸能春暖花開?鐘曉敏笑容滿面回應,“大家辛苦了,謝謝、謝謝關心,很好、謝謝”。兩岸關系緊張之時,雙城論壇依然能夠舉辦,本是開心的好事,但臺媒卻開始計較為什么是上海市臺辦主任而不是市長本人率團拜會,又開始了“矮化”“不重視”的炒作。
而胡歌能夠到臺灣,是否有背后出力的人,出力的是藍是綠,島內的一些人也相當敏感。有名嘴就說,在賴清德做出徹頭徹尾的“臺獨自白”后,依然有這樣的文化交流存在,大陸是否“鼓勵”賴清德當局繼續(xù)這樣的“臺獨”言論。這位名嘴顯然看到了國臺辦發(fā)言人關于賴清德“5·20”講話的回應,但可能只看到了一個標題,畢竟回應的最后還強調,“不管他講什么、怎么講,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實,改變不了兩岸關系的基本格局和發(fā)展方向,改變不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越走越親的共同愿望,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tǒng)一的歷史大勢”。既然文化交流是兩岸人民喜聞樂見的好事,為什么要因為個別人的宵小無知而不做?政治的放大鏡收一收,畢竟是大陸牢牢把握著兩岸關系發(fā)展的主動權與主導權。 【來源/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 文/李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