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訪華。
雖然只有短短一天,但克萊弗利明確表態(tài),“試圖孤立中國是一個錯誤”。可同一時間,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發(fā)布涉華報告,公然稱中國是“威脅”,臺灣是“獨立國家”。
一
訪華前,英政府網站特意發(fā)布克萊弗利行前表態(tài):“從氣候變化到疫情預防,從穩(wěn)定經濟到核擴散,如果沒有中國,任何全球重大問題都無法解決”,說此行就是要“加強溝通,促進并保護英國利益”。
克萊弗利訪華期間,《衛(wèi)報》搶先給克萊弗利發(fā)言劃了重點:“雖存在分歧,但英國希望與中國建立務實關系”“中國是有影響力的國家,也是復雜的國家,英中關系必然復雜微妙”。
一天的行程很滿?!督鹑跁r報》報道,外交大臣不僅與中國高級別官員會面,還在英國大使官邸跟15家在華英企開會,強調“避免與中國‘脫鉤’”。英國商業(yè)團體說,疫情后大批英企派高級管理人員來華考察,克萊弗利此訪受到企業(yè)界熱烈歡迎。北京英國商會主席建議,英國政府高級代表訪華應該更頻繁些。
有英媒評論稱,前首相特拉斯曾希望將中國列為“威脅”,現在的蘇納克政府做法顯得“溫和”一些,不會用口號執(zhí)行外交政策,而是“尋求重新調整與北京的關系”,并明確點出科技、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中英重點合作領域。
然而,在英國國內,有些人還是看克萊弗利訪華不順眼,畢竟他是疫情以來訪華的最高級別英國官員。比如部分保守黨人批評外交大臣訪華是英政府軟弱的表現。有保守黨人士對路透社稱,“不清楚克萊弗利此行有什么好處,但必須保持對華強硬”。在蘇納克政府內閣會議上,還有人公開反對克萊弗利此訪。
顯然,對于如何在“與中國接觸”和“對抗中國”之間取得平衡,執(zhí)政的保守黨內還沒達成共識。

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發(fā)布報告稱臺灣是“獨立國家”。圖源:外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