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臺灣地區(qū)當日供電狀況吃緊,臺灣電力公司(以下簡稱臺電)竟將責任歸咎于“大家經(jīng)常吃火鍋,造成了‘火鍋負載’”。該言論經(jīng)媒體曝光后引發(fā)輿論群嘲。不少網(wǎng)友表示“笑死人了”,還有網(wǎng)友嘲諷,“現(xiàn)在晚上吃火鍋的都是不愛臺灣的”“沒想到吃了個火鍋,差點毀了臺灣?”
用電吃緊怪火鍋,聽起來匪夷所思。臺電好歹也是島內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企業(yè),拿這種鬼話來騙民眾,到底是覺得臺灣民眾傻,還是臺電自己傻?
事實上,主管電力的臺電太清楚臺灣供電緊張的真正原因了,那就是民進黨當局錯誤的能源政策。但臺電人在“綠色獨裁”的矮檐下,若實話實話,則成了極大的“政治不正確”,必然被民進黨當局“穿小鞋”。在“被輿論笑”和“被當局整”之間,臺電只能迫于現(xiàn)實,選擇以各種注定淪為笑柄的荒謬借口東扯西扯。
在火鍋之前,臺電關于供電緊缺及停電事故的借口還包括值班人員滑椅子時撞到“開關保護罩”、果子貍碰觸開關、老鼠誤入、太陽下山?jīng)]有太陽能等等。不過椅子不能總撞開關、果子貍和老鼠也不能總來搗亂,但冬天大家都愛吃火鍋,因此“火鍋負載”就成了臺電的“救命稻草”。
近年來,島內大小停電事故頻傳,工業(yè)化初期的停電現(xiàn)象在當代號稱發(fā)達經(jīng)濟體的臺灣成為了家常便飯。臺電當然不是無辜的,其內部積弊已久,經(jīng)常被批評“螺絲松了”。但對于臺灣缺電問題,它仍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則是民進黨當局為選舉炒作制定的完全不符實際的能源政策。
“2025非核家園”是民進黨在2016年大選中喊出的口號,也成為其執(zhí)政后的能源政策。其中有兩個重點,一個是“非核”主張,一個是“2025”時間節(jié)點。
為什么民進黨要主張“非核”?根本原因在于國民黨“挺核”。出于政治斗爭和奪權需要,民進黨借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在島內掀起反核風潮。當時不少臺灣知名人物都加入反核隊伍,民進黨高呼“我是人,我反核”口號,迫使馬當局封存核四廠。同時利用在反核過程中形成的輿論影響力,讓對手在選舉中陷入被動。
“反核”是民進黨選舉時的“神主牌”??窟@張牌,民進黨騙取了不少中間選民的支持。但“停止核電,臺灣缺電”是鐵一般的事實。電力供應不是炒作輿論和搞意識形態(tài)斗爭就能解決的。贏得選舉的民進黨騎上了“反核”之虎,執(zhí)政后卻陷入“難下”的窘境。一邊以“非核家園”為由停掉先進的核四,一邊因供電不足不得不重啟更為老舊的核二。
至于“2025”的時間設定,也充滿了卑鄙的政治算計。因為蔡英文2024年就卸任,“非核家園”能否達成則甩給了繼任者。連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都感嘆,“2024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真是可憐,只要一當選就面對電力調度問題”,且屆時為了避免缺電,核一、核二和核三不知要用到什么時候。
按照民進黨的設計,到了2025年,臺灣的電力來源將由天然氣(50%)、燃煤(30%)和再生能源(20%)的占比組成。但根據(jù)民進黨當局“經(jīng)濟部能源局”最新評估,2025年再生能源發(fā)電量占比僅15.27%,這是臺灣官方資料首度承認綠電無法達到兩成。等于“官宣”民進黨當“2025非核家園”跳票。
“火鍋負載”只是民進黨當局“能源騙局”的衍生品。能源政策不調整,這樣的爛戲、笑柄還將層出不窮。穩(wěn)定的電力供應,關乎每一位臺灣民眾的民生福祉,更關系到臺灣經(jīng)濟社會的長遠發(fā)展。民進黨作為執(zhí)政者只顧自肥,為了攫取選舉利益盲目冒進,只會害慘臺灣民眾,禍亂臺灣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