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新聞:我們看到,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周五推出一項加強美國同臺灣關系的法案,指示美國國務院與臺灣磋商,將“臺北駐美經(jīng)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駐美代表處”。您認為,該提議通過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們是否也可以理解為,這是美國對臺灣的認知作戰(zhàn)呢?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涉臺研究中心主任 謝郁:自近幾年美國頻頻打臺灣牌以來,美國已經(jīng)累計通過了多個涉臺法案。它的核心就是通過提升美臺關系來對抗大陸對臺的“反獨促統(tǒng)”等一些對臺的政策和工作,我覺得這也是美國一貫的操作。
那么這次提出的要把所謂駐美辦事處提升層級和功能,美方已經(jīng)炒作,或者說已經(jīng)醞釀了很長時間了,所以我覺得,這時候推出這樣一個法案,它本身體現(xiàn)了美國繼續(xù)在打臺灣牌的政策道路上往前走。
但是我們也看到,美國雖然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打臺灣牌,但是它始終控制在有限范圍之內(nèi),也就是說美國很清楚,一旦美國在美臺關系方面觸碰大陸底線,也就是領土主權完整,大陸在這個問題上是不會有妥協(xié)和退讓的余地的,所以美國的一系列操作實際上都有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
也就是說,美國現(xiàn)在并不希望在臺灣問題上跟大陸攤牌,這一輪操作依然是在把臺灣作為一個籌碼,來提高跟大陸對抗的要價。臺灣實際上始終被放在這樣一個馬前卒的角色上,這是最危險、也最不利的角色。這一點,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也意識到了。
作者:謝郁,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涉臺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