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中時新聞網(wǎng)快評說,繼關閉中天新聞臺之后,民進黨當局又將箝制言論的矛頭指向出版品。以疫情為背景的大陸繪本《等爸爸回家》,因書中提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等字樣,遭民進黨“立委”、市議員指為美化大陸疫情的“大外宣”;蔡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因此發(fā)函臺灣出版社不得發(fā)行,目前全臺各級圖書館已陸續(xù)下架該書。
有沒有搞錯?“黨外”雜志、“左派”書刊遭到查禁是“戒嚴”時期的現(xiàn)象,但“解嚴”都30幾年了,連“出版法”廢止也都20多年了,至今沒聽過有查禁書刊的事,現(xiàn)在竟然時光倒流,蔡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居然扮演起當年“警總”的角色,而且查禁的還是大陸的童書?
快評指出,民進黨當局一之為甚,其可再乎,似乎不斷在測試民意忍耐的底線,查禁書刊多年來聞所未聞,這無異是一種思想控制、政治審查,表面上看是為了“反共”,實際上卻徹底的反智,擺明了是把臺灣民眾當成白癡,需要蔡當局教化、決定他該看什么、能看什么!
因為這說明了,臺灣這么多年民主生活的洗禮內(nèi)化,連一本大陸童書的“毒化”也擋不住,對自己民眾的智商完全沒有信心。
看什么頻道要管,連讀哪本書也要管,此例一開,大陸的其他出版品包括文學、社會、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各種書籍通通含有“毒素”,如此坐井觀天,必將日益淺薄,若對岸也封鎖來自臺灣的民主與文化思想“毒素”,影響效益所及,你能想象這有多可怕嗎!
快評說,上世紀80年代,金庸小說在臺灣被禁,書籍作者因為姓馬或左有可能跟馬克斯、左派有關而被禁,早在多年前便已成為笑話,可今日竟然發(fā)生比“戒嚴”還可怕的事,讓人除了笑,更想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