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蔡“政府”“反中”大內宣的影響下,甚至包括官員在內的許多人,對大陸經濟情況處于無知狀態(tài),從而影響到對雙方實力與應采取政策的正確判斷能力。
臺灣許多人對大陸各種數據無知,對民眾實際生活不了解,以為臺灣在經濟建設、民眾所得、生活水平上仍然遠遠領先大陸。今年初大陸爆發(fā)新冠疫情,美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多個國家加入對大陸的圍堵、抵制,許多人以為大陸經濟即將崩盤。這種印象既缺乏事實支持,更無數據為證,真實的情況可能正好相反。
大陸經濟已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元,第2季GDP就回到3.2%的正成長,第3季更提高到4.9%。相形之下,歐美國家仍因疫情反復不定而持續(xù)衰退中,大陸成為今年唯一實現GDP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影響所及,大陸再次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
大陸的需求創(chuàng)造各國各地區(qū)出口動能,再度成為各國各地區(qū)出口主要目的地,第2季運往大陸的出口額占全球總出口比重上升至逾11%的歷史新高。作為美國最親密盟友、五眼聯盟之一的澳洲,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上升到41%的新高,大陸在第2季就取代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出口國;日本企業(yè)近來紛紛拉高財務預測,原因是大陸經濟復蘇拉動;至于臺灣,不論“反中”口號喊多大聲,現實就是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超越46%。就事實而言,是世界各國和地區(qū)與大陸的經貿關系更為密切了。
不僅于此,作為“事主”的美國,雖然特朗普總統(tǒng)再三說要“中美脫鉤”、要美企離開大陸,但響應者幾稀,甚至如特斯拉等指標美企還增加對大陸的投資;更因大陸開放金融業(yè),華爾街的大咖紛紛搶進,中美金融業(yè)反而拉得更緊,外資購買大陸國債成長2成。圍堵華為帶動的科技戰(zhàn),造成美國半導體業(yè)損失已高達170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協(xié)會的估計數字),再難繼續(xù)承受的情況下,也逐一放寬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