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評社報道 臺灣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廖達琪5日受訪時表示,目前看起來民主黨的拜登比較有機會拿到270張選舉人票,但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也早說過會奮力最后一搏,因此選后可能會有一段混亂的時間。目前了解臺當局與拜登陣營的聯(lián)系比較薄弱,若拜登當選,對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的壓力就會非常沉重。
兩岸圓桌論壇協(xié)會5日上午在集思臺灣大學會議中心舉辦“美國大選后的美中臺關系走向與戰(zhàn)略發(fā)展”座談會,由中國國民黨“立委”鄭正鈐、兩岸圓桌論壇協(xié)會執(zhí)行長李梁堅主持,并邀請兩岸圓桌論壇協(xié)會理事長張顯耀、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廖達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長趙建民、國民黨前“立委”、陸軍退役中將帥化民、《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等人與談。
廖達琪在座談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目前看起來拜登握有264選舉人票,因為密執(zhí)安州的郵寄票開出來是拜登居多,推估密執(zhí)安州的16張選舉人票會被拜登拿走;而現(xiàn)在內華達州大概開出8成的票,也是拜登些微領先,拜登只要加上內華達州的6張選舉人票就剛好達到當選的270張選舉人票,看起來拜登在普選票、選舉人票都會領先特朗普。
廖達琪說,當然也不能排除特朗普奮力地最后一搏,因為特朗普已經(jīng)訴求法院解決郵寄票的問題,可能選后會有一段混亂時間,雖然看起來拜登領先的機會多一些,但特朗普已經(jīng)早就說過會奮力一搏,目前看起來會有一段混亂,她認為特朗普決心搏到底的強烈意志力是超過拜登的。
媒體追問,對于蔡英文在10月31日召開安全高層會議的看法,廖達琪認為,在禮拜天召開“臺灣安全會議”是很特別、奇怪的事情,而且時間點接近美國大選的日期,而從過去臺當局的整個脈絡看起來跟特朗普非常友好,還引起臺灣選邊站爭議。
廖達琪指出,臺當局看起來押寶押特朗普過早了一點,所以拜登在民調上占領先地位時,因此想要平衡,整個因應布局包括美國選后情勢都得有些評估,包括拜登勝出的話,臺當局跟拜登團隊是否有接觸管道、能不能有類似當年搶得先機在特朗普入主白宮前打個電話等,像這種動作都能讓臺灣的能見度提高,在臺灣內部也有很好的市場。
廖達琪表示,目前了解拜登陣營跟臺當局的聯(lián)系比較薄弱,若拜登當選,恐怕對臺當局來說,可能得在外事上考慮與人事的安排,至于怎么找到渠道,對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的壓力就會非常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