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 美國大選等待揭曉,曾任臺“駐美代表”與外事部門負責人的胡志強4日指出,現(xiàn)在才是危險的開始。他解釋,在美國投票日之前,大陸極盡克制,不愿在臺海制造事端,盡管美軍在10月下旬一度證實電偵機飛越臺灣北部上空,北京亦能克制、悄無動靜。但大選結束后,特朗普若再踩紅線,北京未必能容忍,這是危險所在。
今年美國大選,特朗普與拜登對壘,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同樣擔任過“駐美代表”、外事部門負責人程建人認為,無論誰當選,陸美對抗以及臺美關系改善的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陸美關系與臺美關系不會超出“中美三公報”以及“臺灣關系法”的兩條紅線。
胡志強指出,特朗普打“反中”牌,與民進黨意識形態(tài)相符,拉抬蔡英文年初選情,年底則拉抬自己選情,并激化兩岸對立氣氛,一旦兩岸有事,特朗普絕對不會派軍隊來,美國只會把臺灣變成“刺猬”。
所謂“刺猬”,胡志強說,每賣一項武器,就是為你加一根刺,特朗普政府宣布對臺軍售,但只會賣給臺灣又貴、又快過期、很難維修的武器,“一旦有危險,自己做防衛(wèi)”。
一旦美陸因此擦槍走火、兵戎相見,會在臺灣或是南海?胡志強分析指出,大陸領導人不致讓戰(zhàn)事在臺海發(fā)生,若是重演“日俄戰(zhàn)爭在中國”悲劇,美陸相爭令臺灣人受傷,豈不是仇恨加深?
胡志強說,如果是拜登當選,北京會先觀察拜登如何出牌,美國對華政策將如何改變?但若特朗普連任,他一再踩紅線,在主權議題上挑戰(zhàn)北京,北京未必能忍下去。
程建人則認為,大陸被視為美國長期威脅與挑戰(zhàn),在特朗普的第二屆任期會檢討過去4年對陸政策并做出微調,至于臺美關系過去一段時間有顯著改善,這種趨勢應該會持續(xù)。美陸的對立關系現(xiàn)在不光是特朗普一個人的問題,包含兩黨、國會、媒體、智庫、一般老百姓都會有這想法,未來4年美國對中政策可能會緩慢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