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民進黨“立委”阻擋國民黨針對“核四公投案”的強行表決,用盡力氣霸占主席臺,藍營“立委”王惠美被綠營“立委”姚文智整個抬離主席臺爆哭,而當時的“藍委”吳育升也被“綠委”林淑芬咬了一口。
資料圖
2010年時,馬英九指示要強勢通過“地制法”,當時民進黨團總召蔡同榮揚言流血抗爭,“綠委”陳亭妃1人則以肉身霸占議場主席臺長達5小時之久。
2010年“立院”審議ECFA法案,“綠委”黃偉哲在抗爭中向主席臺投擲石頭一樣重的定時器,當場砸中“藍委”吳育升,吳血流如注還縫了8針,黃偉哲還因此事被法院判處拘役55天。
民進黨難道都忘記了自己過去曾在“立法院”所干過的“豐功偉業(yè)”?當中的破壞“立院”公物、暴力對待“藍委”同僚要怎么算?當時輿論尤其是知識分子有沒有同情民進黨“因人數(shù)少不得不這樣做”,甚至給予一定的諒解與支持?
畫面一轉(zhuǎn),國民黨從6月起兩波針對蔡英文提名“監(jiān)委”人選的強烈阻撓,在所有綠媒鋪天蓋地的封殺下,消極面而言以國民黨“訴求不清楚”、“學(xué)不會抗爭”、“破壞公物”來進行嘲諷。積極面而言就說陳菊是“人格者”、“質(zhì)疑其資格就好好問倒她何必武斗”來做攻防。近來還聽到一些民進黨“七年級”后(指1980后生人)的年輕政治人物提到“過去民進黨在‘立院’怎樣抗爭,我還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現(xiàn)在時代早就不同了”,這些說詞還在蔡英文親自助攻下,回敬馬英九說她提名的“監(jiān)委”名單比馬“政府”時代好得多,全都掩蓋不了民進黨最偽善的一面:雙重標準。
民進黨這個“雙標黨”如果還愿意腐化得慢一點,還愿意尊重它一路走來所標榜的“程序正義”,那么民進黨就請為自己設(shè)定一個最基本的言行標準,那就是從今之后,包括國民黨在內(nèi)的“在野黨”只要“在野”一天,就請尊重其各種監(jiān)督職責。
民進黨“立委”當然有權(quán)批評“在野黨立委”的各項論述,但請尊重這些“立委”從質(zhì)詢到肢體阻擋各種“監(jiān)督形式上”的“正當性”,也不應(yīng)忘記國民黨這38席“立委”后面所代表的至少是550萬人起跳的民意,是民意授予他們霸占主席臺的權(quán)力,讓他們針對遭“監(jiān)院”調(diào)查多達58案的前高雄市長陳菊卻要就任“監(jiān)察院長”一事進行阻擋。更不用說蔡英文這份“綠到發(fā)亮”的“監(jiān)委”名單難保不會延續(xù)前“監(jiān)委”陳師孟整肅“辦綠不辦藍”法官的路線,事實上蔡英文這份“監(jiān)委”名單27人就有24人有民進黨背景。
身為“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如果不用大動作阻擋這份名單的通過,反而是國民黨的失職。
最后,民進黨團也應(yīng)該把政治學(xué)課本好好地撿回來讀一讀,議事攻防當然也包括議事規(guī)則之外的抗爭,甚至包括肢體阻擋,請民進黨不要誤導(dǎo)大眾,倡導(dǎo)“議事抗爭并不是立法程序的一部分”。一個讓人看得起的綠營“執(zhí)政”,就應(yīng)該尊重“在野立委”的抗爭權(quán),蔡“政府”可以不認同“在野黨”的論述,也可以強勢清場,但不用去詆毀這些“在野”抗爭的立法表現(xiàn),因為這些都是綠營“在野”甚至是在“黨外時期”都頻繁使用的手段。
否則民進黨的昨是今非,選民都看在眼里,2022年就有可能重演2018年的選舉懲罰。
本文摘編自臺灣《中國時報》
作者邱師儀為信民兩岸協(xié)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