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澤軍
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后,一改馬英九時期的“親美和陸”的平衡策略,轉(zhuǎn)而變?yōu)?ldquo;親美仇陸”,一味緊抱美國大腿,似乎有了美國主子的加持,臺灣的一切就可高枕無憂,安全有保障,“臺獨”有出路,大陸沒辦法。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美國給予的所謂支持,要么是口惠而實不至的空頭支票,要么是將臺灣作為冤大頭,狠狠地宰幾刀。即便如此,民進黨當局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還得對美國感恩戴德。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對臺灣問題“頗為上心”,對臺灣的力挺似乎到了一個新高度,明顯加大打“臺灣牌”力度。早在特朗普還是候任總統(tǒng)時,就搞出了“特蔡通話”,直呼蔡為“總統(tǒng)”,打破中美建交37年的外交慣例。蔡英文第二任期就職典禮,美國務卿篷佩奧親自發(fā)聲明表示祝賀,直稱“蔡總統(tǒng)”。美還出臺多項法案,助臺“固邦”,為臺加入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聲、背書,要求加大對臺軍售力度,助臺增強戰(zhàn)力,對抗大陸。
然而,回過頭看,美國對臺灣更多的是利用,企圖“以臺遏華”,阻撓大陸的強盛崛起,而對臺灣的承諾、支持是否能夠落實,則并不那么在意。

2018年3月特朗普親自簽署“與臺灣交往法”。法案主張大幅發(fā)展美臺官方關系,提升雙方人員往來、交流層級,尤其是意欲促進雙方涉外、防務等敏感部門高官,甚至是最高領導人的互訪。而在實際操作層面,美臺交往層級并沒有明顯提升。
2020年3月,特朗普簽署“臺北法案”。法案要求美政府利用自身影響力,協(xié)助民進黨當局“固邦”、參與相關國際組織,助臺擴大國際生存空間。其實,特朗普政府一直也在這么做,與臺分享相關情報,一再施壓威脅相關國家,試圖阻止其與臺“斷交”,助臺“固邦”。然而收效甚微,自2016年12月,先后有七個國家與臺“斷交”,臺“邦交國”數(shù)量驟降至15個,創(chuàng)歷史新低。不知是美沒有盡力,還是美力有不逮。
同樣,在臺參與世衛(wèi)組織問題上,美也挺賣力氣,不僅出臺了相關法案,也在多種場合積極相挺,今年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為臺參與世衛(wèi)組織發(fā)聲、背書,營造聲勢。美聯(lián)合日、英、法、德、加、澳、新等國代表向世衛(wèi)組織發(fā)出外交照會,敦促接納臺灣為大會觀察員。美國務卿蓬佩奧在記者會上,公開點名世衛(wèi)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應邀請臺參與世衛(wèi)大會。“美國在臺協(xié)會”也從5月3日起至5月18日世界衛(wèi)生大會召開之日,每天貼文聲援臺灣參加世界衛(wèi)生大會并支持臺灣擴大公共衛(wèi)生領域等國際參與。然而,美國做的卻是表面文章,實際上美不屑為臺參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案,民進黨當局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不得不為美國緩頰,說什么今年不適合由美國提案,強硬要求美方提案可能有反效果。最終,民進黨當局參會無門。

美數(shù)項法案都明確要求加強美臺軍事關系,包括對臺軍售。但實際上,美都是將臺當冤大頭,猛宰沒商量。美售臺66架F-16V戰(zhàn)機,單機價格為1.217億美元,高得離譜。美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近期宣布新型F-35A、B隱形戰(zhàn)機降價,基本款F-35A單機價僅0.779億美元,垂直起降型F-35B也只要1.013億美元,性能遠優(yōu)于F-16V,但價格遠低于臺軍方采購F-16V的單機價。對此,臺軍方不敢有怨言,卻辯稱所購F-16V戰(zhàn)機所花的價錢是所有購買方中最優(yōu)惠的??膳_灣網(wǎng)民卻不買賬,嘲諷買貴了還要一直掩飾自己的無能,更擔心貨品是否美要淘汰的庫存;有的坦言之所以價高,不單只有戰(zhàn)機的價錢,其中包含保護費。已經(jīng)敲定的臺“愛國者-2”型導彈性能提升案,美又借機加價,要求臺方追加預算,支付15.975億元新臺幣。蔡英文連任就職隔天,美宣布售臺18枚MK-48重型魚雷,每枚1000萬美元,被稱之是美送的賀禮。不過,價錢較之三年前售臺的同型魚雷(每枚600萬美元)貴了近一倍。
由上可見,民進黨當局緊抱美國大腿,不但沒有撈到什么實惠,相反頻頻挨宰,最可悲的是被人作為棋子利用,還沾沾自喜,可謂是被人賣了還傻傻地幫人數(shù)錢。
(作者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