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公開表示他受到種族主義侮辱,包括罵他“黑”、“黑鬼”(Negro),這形同羞辱所有非洲社群;他更點名這樣的攻擊來臺灣(This attack came from Taiwan),他還說,臺“外事部門”不但沒有撇清,反而加入羞辱他的行列。
面對批評,蔡英文與外事部門嚴正抗議,認為這些指控都是子虛烏有,并指出世界衛(wèi)生組織未能讓臺灣參與、發(fā)聲,才是最大的歧視。然而,譚德塞所揭露的“種族主義羞辱”,咒罵他“黑”或“黑鬼”的現(xiàn)象,真的如民進黨當局所云,是子虛烏有嗎?蔡英文在臉書上義正辭嚴地說“我們不會接受利用種族歧視的言論,來攻擊不同意見的人。”;臺外事部門也義憤填膺表示“不可能發(fā)表任何種族歧視的言論”,真的嗎?
如果說本身沒有用種族主義來攻擊譚德塞,那是沒錯。但“臺灣網(wǎng)民”在譚德塞的臉書、推特上大舉出征,把他畫成狗、咒罵他;在島內(nèi)批踢踢、臉書等處,充斥著Negro(黑鬼)、 “死尼哥”(可能是比Negro更惡質(zhì)的N-word)“垃圾黑人”等種族歧視的仇恨言論。在無邊境的網(wǎng)絡世界,任何貼文都是“全球性”的。不管譚德塞是自己讀到,或是經(jīng)由他人轉(zhuǎn)述轉(zhuǎn)貼給他看,“來自臺灣的攻擊”滿滿地包含著種族主義的羞辱,根本無法否認。
而這類針對黑人膚色所做的羞辱語詞,幾乎已經(jīng)是文明公敵。消弭種族歧視,更是普世價值。民進黨當局回應聲明中撇得干干凈凈,當作不知道,對臺灣網(wǎng)民這些極惡劣言詞沒有一句抱歉與遺憾,這對臺灣的國際形象有極大的傷害。臺灣民眾對于這些“目的熱,方法盲”的網(wǎng)民,難道都沒有任何譴責嗎?
“任何鼓吹民族、種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張,構成煽動歧視、敵視或強暴者,應以法律加以禁止”。而“黑鬼”或拿人家膚色來羞辱的言論,幾乎是萬國公敵,絕對不能扯什么“這其實不是歧視”、“這不是針對種族”的強辯。說話貼文的人想要辯解,請自己走到任何一個歐美黑人小區(qū)說說看這句話,看人家會不會覺得“不是種族歧視”?
尤其聯(lián)合國大會在4月3日才全體一致通過決議,要譴責、遏止防疫期間的種族歧視,包括譴責將新冠病毒稱為“武漢肺炎”的特朗普。臺灣現(xiàn)在一堆人卻湊上去說些種族主義的話語,民進黨當局豈能坐視?
部分臺灣民眾大肆使用世所不容的種族歧視語言圖案,卻也必須正視。民進黨當局不能因為不想惹臺灣網(wǎng)民而裝作沒看到。就算基于保障言論自由的“憲法”精神,不立法以刑罰制裁,也應該采取各種手段譴責、遏止。(作者 廖元豪 臺灣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來源:中時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