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色欧美视频,今夜无人入睡免费播放电视剧,日韩成人毛片在线,粉嫩av中文字幕,国产黄色大片在线观看,哥布林的洞窟,黄色小网站入口

您現在的位置:?臺海網 >> 新聞中心 >> 臺灣 >> 海峽漫話  >> 正文

謬論頻出 臺歷史教科書“獨”害島內下一代

m.dddjmc.com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臺歷史教科書“獨”害島內下一代

  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表示,買了初中一年級和高中一年級新版課綱的歷史教科書,趁臺風天仔細地讀。終于搞懂了,這些歷史教科書寫的不是“歷史”,是“臺獨”編的“政治教材”,應該正名為“‘臺獨’政治基本教材”,內容用四個字形容很恰當——“胡說八道”。

  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新課綱編寫的臺灣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臺灣地位未定論”等違反史實的荒謬內容,堂而皇之出現在多個版本的課本中;給島內帶來極深傷害的“慰安婦”內容未寫入;日本軍國主義強征臺灣民眾的史實,也被輕輕帶過。臺灣各界紛紛表達憤慨和憂慮,痛斥“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貽害無窮。有識之士還呼吁第一線歷史教師秉持良心,團結起來拒絕這種教科書。

  “去中”謬論頻出

 

  2018年,民進黨當局教育主管部門通過新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框架,并大幅壓縮“中國史”課程內容,此舉遭到島內輿論持續(xù)批評。但新課綱還是在新學期“強行上路”。根據新課綱安排,高一歷史課講授“臺灣史”。市面上的“臺灣史”課本雖有多個版本,但面目大同小異,書中出現“去中國化”內容早已屢見不鮮。

  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表示,新課綱下的歷史教科書有三大問題:一是以所謂“南島語系”取代中華民族,甚至以血源DNA否定臺灣人與大陸的關系;二是直接否認臺灣歸還中國的《開羅宣言》;三是以所謂“多元文化的臺灣”取代臺灣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事實,文化上“去中國中心論”。

  “中華文化是臺灣的核心價值、重中之重。去掉中華文化、中國歷史,就是把臺灣文化、歷史、價值體系連根拔起。”吳昆財說。世新大學教授程玉鳳認為,“從節(jié)慶、飲食到宗教,臺灣文化可能與中華文化切割嗎?中華文化可能從臺灣文化中剔除嗎?”

  不容忽視的一點是,盡管蚍蜉撼樹,“去中”的逆流卻已存在多年。李登輝、陳水扁“執(zhí)政”時期,不斷推行“去中國化”,最直接的就是在中小學推行“臺獨”課綱,他們跟蔡英文當局一樣,“作妖”教科書,試圖為臺灣未來埋下“心靈地雷”。

  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從教30多年。對于“去中國化”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她用了“震撼”這個詞。因為“逢中必反”,現在的課本把過去常說的近代中法戰(zhàn)爭改成“清法戰(zhàn)爭”。臺灣最早的孔廟是“全臺首學”,現在被放到后面跟城隍廟在一起,叫作“民間信仰”。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國務院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明確表示,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不斷推進形形色色的“臺獨”活動,這次推出充斥“去中國化”內容的新課綱,不僅荼毒臺灣年輕一代,更進一步破壞兩岸關系,加劇兩岸對抗。

  宣“獨”污染校園

  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版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并有意刻畫兩岸對立。除了“去中國”“去中華文化”內容充斥其中,“臺灣地位未定論”“一邊一國”的鼓吹和暗示極為露骨。

  為了借此推動“法理臺獨”“文化臺獨”,新版教科書還有幾大“特色”。一是無視事實和學術規(guī)范,只撿自己喜歡的說。把有爭議的寫成沒爭議的,像是“南島語系”本有三大來源的說法,課本卻只說其中一個;把沒有爭議的變成有爭議的,像《開羅宣言》史學界都認為沒有爭議,但課本就認為有爭議。

  二是跟反中不遺余力形成強烈對比,處處充滿媚日情結。典型的如課本沒有臺灣二戰(zhàn)史,刪除“慰安婦”內容;把“日據”改為“日治”,避談殖民者對臺灣的壓迫等等。

  三是借機夾藏私貨,將政治黑手伸入校園。過去民進黨“在野”時,一再呼吁黨政軍退出校園,執(zhí)政后卻馬上變臉。蔡英文當局這次公然將政治主張寫進新課綱中,歷史課本充滿民進黨的政治語言,最大的私貨就是對中學生進行強行灌輸,以形塑妄想中的“臺灣國”歷史。

  此舉不可小覷。近日,島內某小學一年級新生在校園巡禮時,參觀孔子銅像。導覽老師問孩子,這是誰?小朋友們異口同聲說:“土地公!”在場老師和家長都哭笑不得。有網友留言說“孔子死不瞑目”,尊師重道的中華文化和傳統(tǒng)教育,竟被政客們荼毒如是閹割至斯!

  正因為有了這么多年的“臺獨”教育侵蝕,才最終導致2014年的所謂“太陽花”鬧劇。2015年馬英九想“撥亂反正”對高中課綱進行微調,在民進黨的煽動下,部分學生夜襲教育部門負責人辦公室,爆發(fā)了震驚島內的“反課綱微調”抗議活動。

  教科書淪為洗腦工具,臺莘莘學子被套路,“課綱微調”召集人王曉波終于忍不住悲憤高呼:“求求蔡英文,饒了孩子,饒了我們臺灣吧”!

  傷害臺灣未來

  《中國時報》發(fā)表社論指出,根據新課綱編寫過審的教科書刻意將臺灣歷史限縮為500年,并把“臺灣史”和“中國史”切割,這種做法嚴重扭曲歷史。民進黨當局為塑造所謂“天然獨”,不問史實、罔顧是非、硬干到底,企圖毒化下一代,是濫權到極點的惡劣作為。

  試想,1本教科書約有10年版權,1年有20萬學生使用,10年就是200萬,加上外溢效果,估計將有400萬人接受這種“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

  對此曹若梅憂心忡忡地表示,這些孩子現在面臨這樣的教材,三五年后,當他們擁有投票權的時候,很難做到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甚至“我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民進黨當局這一次修改課本的目標,不只是要搶選票,而是要進一步落實“臺獨”理念。這種做法根本是把教育當作洗腦工具,遂行化整為零的“臺獨建國工程”。其用心險惡昭然若揭。

  民進黨為掌權毒害下一代,既不道德,也不負責任。當局教育部門也只能拿所謂“尊重多元觀點”來進行回護,但暗度陳倉的伎倆早就昭然若揭。對此有識之士紛紛表示,必須共同撥亂反正,捍衛(wèi)民族大義。《中國時報》文章呼吁,全民應該鳴鼓而攻之,在教育第一線承擔教學責任的老師更應抗拒,并且準備另類優(yōu)質教材,切莫成為民進黨當局踐踏教育與學子的幫兇。

  吳昆財認為,唯有堅定支持長期以來臺灣人民賴以生存的核心價值——中華文化與歷史,才是這塊土地永續(xù)發(fā)展的根本。臺灣師范大學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說,新課綱下的歷史教科書,以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必然導致臺灣文化失去中心和靈魂,“臺灣人將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臺灣某智庫機構研究人員李正修投書媒體說,教育應是培養(yǎng)年輕學子對歷史有正確認識的基礎過程,絕不是為了服務偏激的政治目的,更不容許以歷史教育荼毒莘莘學子。民進黨當局的做法貽害下一代,要趕快讓其“下架”。說到底,民進黨當局一系列“去中”、宣“獨”政策,除了干擾兩岸正常交流,最終只會傷害臺灣的未來。(任成琦)

  (本報臺北10月15日電)

相關新聞
國臺辦:海峽兩岸文博會推動交流和合作 實現雙贏

中新網10月16日電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即將舉辦,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16日在發(fā)布會上介紹相關情況。他指出,海峽兩岸文博會自2008年創(chuàng)辦至今,推動兩岸文化產業(yè)交流和合作,實現了雙贏,已成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和投資交易的重要平臺,取得積極成效。 資料...

國臺辦:抹黑ECFA暴露民進黨損害臺民眾福祉的政治本質

中新網10月16日電 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16日表示,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得來不益,民進黨當局為了撈取選舉利益,歪曲事實,刻意貶低抹黑ECFA的作用,再次暴露他們無視并肆意損害臺灣民眾福祉的政治本質。 資料圖: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在今日的例行發(fā)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日前臺灣當局經濟部門稱,即使大陸解除ECFA,對臺灣的外貿影響...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蓄意限制金馬發(fā)展 心態(tài)和做法不得人心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日前臺灣海峽通道及金馬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兩岸專家對福州至馬祖、廈門至金門的大橋建設形成初步方案。臺灣陸委會聲稱此舉意圖分化臺灣。對此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16日表示,民進黨當局竭力阻撓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蓄意限制金馬發(fā)展,這種心態(tài)和做法不得...

日媒:5G攻勢,中國靠自主技術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道 日媒稱,中國正在新一代通信標準“5G”領域發(fā)動攻勢。盡管代表性企業(yè)受到美國制裁,仍不斷從全球通信企業(yè)獲得訂單。中國企業(yè)躍居世界最尖端位置的背景是,克服了通信方式和半導體這兩個技術弱點。 中國企業(yè)開發(fā)了通信方式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0月15日報道,第一個是通信方式。中國公司自本世紀初開始推進開發(fā),采用的是在上行通信和下行通...

俄媒:俄手機市場,中國品牌占半壁江山

俄羅斯Cnews網10月14日文章,原題:俄羅斯人在今年前9個月購買了近2000萬部手機 俄羅斯電子產品零售商Svyaznoy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1至9月間,俄境內共售出1940萬臺智能手機,較2018年同期增加2%。今年前9個月,手機銷量第一的位置在韓國品牌三星和中國品牌(華為旗下)榮耀之間來回變換。三星是今年三季度的領先者,其次是榮耀和蘋果。   中國手機品牌正在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