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喜樂島聯盟”前日選出的領導機構成員,號召力都不強。其中黨主席羅仁貴牧師,雖然在宗教界有聲望,但介入政治的行動會受到教會內其他人士批判。而彭文正、蕭曉玲等人,也都不是臺面上的政治人物。郭倍宏卸下“民視”董事長,僅是商人。彭文正(妖西)離開“民視”,影響力大幅衰弱,而且在社運界有爭議。蕭曉玲雖很積極,但不算重量級的人物。
這與去年2月28日,“喜樂島聯盟”宣布發(fā)動籌組的記者會上,有李登輝、陳水扁(預錄像片)、呂秀蓮、游錫堃、張俊雄、吳澧培、彭明敏、時代力量執(zhí)行主席黃國昌、社會民主黨發(fā)言人苗博雅、臺聯黨主席劉一德、基進黨主席陳奕齊、社會民主黨召集人范云等政壇人物出席的“盛況”相比,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扁系”人馬原本是此次組黨運動的重要支持力量,而且陣容也很強盛,并具有相當嫻熟的政治社會運作技巧。但最終他們卻沒有參與“喜樂島聯盟”的組黨活動,連前日的成立大會也未見蹤影。原本積極參與的凱達格蘭學校校長金恒煒、陳水扁辯護律師鄭文龍等“扁系”人馬,都避之不及。這顯見陳水扁并不支持“喜樂島聯盟”,或是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
實際上,就在“喜樂島聯盟”正式成立前夕,臺灣政壇突然傳出與陳水扁相關但卻是相反的信息,其一是蔡英文為了勝選,將會下令將陳水扁重新關押回臺中監(jiān)獄,其二卻反而是蔡英文將會宣布“特赦”陳水扁。陳水扁在這些傳言面前,顯得無所適從,但卻也知道這是“辣臺妹”祭出的心理戰(zhàn)術,目的是警告陳水扁,不要在“大選”的關鍵時刻搞事。
另外,民進黨也積極拉攏其他的“獨派”團體。此前最大“獨派”團體臺灣“北社”舉行活動,民進黨最多是派出一位副秘書長撐場;“北社”十九日晚舉行的感恩餐會,民進黨竟然由黨主席卓榮泰親自出馬,給足了面子。另外,蔡英文在“喜樂島聯盟”正式宣布組黨之前,委任“北社”副社長陳儀深為“臺史館”館長,也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獨派”大聯合組黨的意志。
因此,“喜樂島聯盟”要單獨推出2020參選人(賴清德)的設想,是難以推動了;就連促成“蔡賴配”也因賴清德興趣缺缺而“行不得也哥哥”。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爭取“立委”議席了。但是,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guī)定,政黨要參加“不分區(qū)立委”選舉,有兩個途徑,其一是上次“立委”選舉,政黨票跨過百分之五“門坎”的政黨,可以直接提名“不分區(qū)立委”候選人名單;其二是雖然參加上次選舉但未能跨過“門坎”,或是從未參與“立委”選舉的新政黨或政團,就必須先行提名十位“區(qū)域立委”候選人,才可提交“不分區(qū)立委”候選人名單。
既然如此,“喜樂島聯盟”就至少要提名十五名“立委”參選人,包括至少十名“區(qū)域立委”,及五名“不分區(qū)立委”。而在“區(qū)域立委”部份,在實行“單一選區(qū)兩票制”,及“時代力量”冒起并獲得三個“區(qū)域立委”議席后,老“獨派”已經沒有地盤,即使是有李登輝作后盾的臺聯黨,戰(zhàn)績都已“掛零”,更遑論“喜樂島聯盟”。
據此推算,“喜樂島聯盟”將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