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無奈的變數(shù)
賴清德“突襲”幾乎像是他初選“原罪”,從登記那刻起,他幾乎失去所有黨內(nèi)派系高層支持,包括“總統(tǒng)府”秘書長陳菊、桃園市長鄭文燦、“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等“新潮流系”要角都偏向蔡英文,“新潮流”總干事長利錦詳還一度親自南下希望“勸退”賴清德。
因此,面對“當權(quán)派”和“英系”人馬有關(guān)“延后初選”、“停止初選,直接征召”、“手機民調(diào)”(一般認為蔡在年輕人當中支持度相對較高,手機民調(diào)對蔡有利)、不排除啟用黨內(nèi)“霸王條款”等各種放話圍剿,賴清德更多的是強調(diào)“尊蔡”和“君子之爭”,不敢惡言相向,不敢撕破臉,希望以“哀兵姿態(tài)”爭取外界同情。這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無奈。
還好,靠著“獨派”和民進黨基層支持者的力挺,賴清德還有與蔡英文抗衡的資本。于是,在“軟”的同時,賴清德也敢亮出“硬”的一面:協(xié)調(diào)階段首次“蔡賴會”,他強調(diào)不退選、不接受“蔡賴配”、參選到底;中執(zhí)會作出“延后初選”,強行改變游戲規(guī)則,他在臉書中強調(diào)“不畏橫逆、不改初衷、參選到底”。
賴清德當然知道蔡英文與“?;逝?rdquo;想假“延后初選”做掉自己,但面對這樣赤裸裸的陽謀,他選擇壓制自己內(nèi)心強烈憤怒,裝著“雖不滿意但可接受”,想必是有“兩手準備”:一是自信即便“延后初選”,仍有實力在未來民調(diào)中勝過蔡英文;屆時,不管民調(diào)贏多還是贏少,既然“延后初選”他都委屈接受,那輸?shù)舫踹x的蔡英文就沒有不支持的道理,否則,壓力排山倒海全都會集中在蔡英文一方。二是如果賴清德在未來民調(diào)中輸?shù)舫踹x,那他仍可能以“不排除脫黨參選”來討價還價,畢竟,他可向支持者解釋,自己是被“延后初選”技術(shù)性擊倒,黨中央沒有遵守游戲規(guī)則在先。如此之下,民進黨又要如何處理?
換言之,未來如果是由賴清德最后民調(diào)勝出,那“延后初選”不失為民進黨的有效整合手段,即平息蔡英文對賴“突襲”的不服,促進團結(jié);可如果最后由蔡英文民調(diào)勝出,那“延后初選”就是撕裂民進黨的潘多拉魔盒,注定民進黨2020“二合一”選戰(zhàn)提前敗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