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在黨主席人選還懸而未決之際,賴清德拋出“內(nèi)閣”總辭的震撼彈,讓民進黨在選后的黨政人事布局更加復雜化,未來如何端出新面孔,贏回民心?這一局至關重要。
據(jù)報道,“行政院長”賴清德在民進黨敗選后向蔡英文請辭,雖獲慰留,但他于12月7日公開宣示“時間到了就會離開,率‘內(nèi)閣’總辭”,“只有我離開,蔡英文才有可能大破大立。”賴的一席話,讓黨魁人選未決的民進黨,又再加上“閣揆”人選難題,黨魁與“閣揆”揪在一起,成為民進黨選后第一道卡關的難題。
賴清德何時請辭?等總預算案通過,或者“立法院”會期結束,都是合理的想象。但吊詭的是新潮流的態(tài)度,同是新系的賴清德,飽受新潮流不斷逼退,新系是為了保護賴清德,還是派系考慮?都有不同解讀。
賴清德被新系逼退?非新系陳其邁跳出來送暖
值得玩味的是,新系希望賴清德早日辭“院長”,并推前“閣揆”蘇貞昌接“院長”;反而是非新系的陳其邁發(fā)言挺賴清德。陳其邁接受訪問指出,民進黨到目前為止,只有賴清德有概念,檢討敗選原因,知道問題在哪里,就是同理心,“我們就輸在這里”,頗有慰留賴清德的意味。
民進黨敗選,黨內(nèi)要求世代交替,卻推甫敗選新北市長的蘇貞昌回鍋擔任“行政院長”,雖然蘇貞昌的能力與選舉過程的努力都備受肯定﹔但民進黨大敗之后,大家關注就是人事的布局,選民不會給民進黨太久的時間。而民進黨內(nèi)新潮流系傾向推“文化部長”鄭麗君選黨魁、蘇貞昌接“閣揆”,還要看黨員與民眾埋不埋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