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早前還打算蹭“韓流”的光來提升旅游景氣的桃園市長鄭文燦突然“變臉”,說如果連吳寶春這樣杰出的面包大師都要表態(tài),“老實說,難以想象。”他還叫囂,這些事件讓大家看到,大陸把“九二共識”壓在每一件事情上,連面包也要“九二面包”。綠營民代王定宇則大罵吳寶春“為賺大陸財?shù)皖^去舔鞋”。
而當(dāng)年盛贊過吳寶春的綠媒和綠營名嘴更是“痛心疾首”。島內(nèi)深綠主持人鄭弘儀批評吳寶春踐踏臺灣,從此拒吃他的面包。鄭弘儀還說,“當(dāng)你在數(shù)鈔票的時候,你的心情真的有那么愉快嗎?當(dāng)你人生在最末期的時候,你如何去回想你這一段、評價你這一段呢?”
(圖:鄭弘儀)
其實上到蔡英文下到鄭弘儀,他們的邏輯很簡單。雖然他們最愛標(biāo)榜“言論自由”,卻只把它當(dāng)做供在神桌上的一句話。他們只許自己高喊“臺獨”,卻對認同“九二共識”者,口誅筆伐,恨不能將之打入十八層地獄。
然而,這次的“九合一”選舉還不能說明問題嗎?韓國瑜能夠打下“挖地三尺都是綠”的高雄,不就是新世代選民用選票重新給自己一個拼經(jīng)濟的機會嗎?不就是證明了新世代選民厭惡事事都意識形態(tài)掛帥的民進黨阻擋了臺灣的進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