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執(zhí)政”至今,“朝中有菊好做官”成顯學,陳金德越犯錯官越高,把代理縣長作成“土皇帝”,導致宜蘭大??;“黨產(chǎn)會”以國民黨附隨組織名義粗暴凍結(jié)“婦聯(lián)會”、“救國團”資產(chǎn);“促轉(zhuǎn)會”、“中選會”、“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滿朝盡是東廠”,社會不信任民進黨的骨牌一張張倒下。蔡英文“執(zhí)政”之敗,敗在派系重于民進黨、民進黨重于臺灣,點點滴滴,終堆棧出海嘯般的民怨,在2018年一舉吞噬民進黨。
敗選后的民進黨,卻看不到壯士斷腕的意志,也沒有力挽狂瀾的決心。全黨雖然被敗選震驚,檢討敗選原因卻全然言不及義,蔡英文怪罪民眾跟不上民進黨改革的腳步,陳菊、賴清德、蘇嘉全的進退,是受派系利益的制約,而非對民意的響應。追究敗選責任的矛頭指向吳音寧、尤美女,看不出民進黨有深刻反省。
國民黨和民進黨看起來都還是被舊習氣綁架。這除了讓兩黨更加遭人厭棄外,更深深危害臺灣的發(fā)展。這兩大黨難道沒有警覺到,目前國民黨的基本盤約為20%,民進黨更為萎縮,兩黨加起來已不到50%,表示臺灣過半數(shù)都已經(jīng)是無色覺醒的自由選民,不愿再被政黨綁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