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觀光
再來說一個臺灣特別關心的問題。
臺灣觀光旅游業(yè)陷入低迷已經(jīng)有兩年多了。據(jù)臺媒報道,大陸游客去往臺灣的觀光旅游人數(shù)在2015年高峰時期有418萬人次,2017年銳減為273萬人次,今年1到8月共有約180萬人次。從平均每天1.5萬人左右,下降到了現(xiàn)在平均每天不到5000人。
同時滑落的還有大陸游客觀光產(chǎn)值,2015年有新臺幣2196億元,2017年僅有1124億元。
舉個直觀的例子。受到大陸游客減少影響,臺灣花東地區(qū)很多旅館剛蓋好,還沒開始營業(yè)就被賣掉了。今年10月8日,國民黨“立委”廖國棟在臺灣“立法院”表示,花東就像在喝西北風一樣,并呼吁想要更多大陸游客來臺。
現(xiàn)在,情況也發(fā)生了變化。臺媒報道稱,目前已有大陸旅行團推出赴臺旅游,將高雄、臺中等地納入行程,預計明年大陸游客赴臺數(shù)量可以恢復至350萬人次左右,比今年增加三成。
變化最明顯的是在“九合一”選舉中備受矚目的高雄。
比如,有的旅行團正式推出“臺灣八日游”,其中有兩天一定要在高雄,且指定旗津;還有的旅行團推出“4天3夜臺灣游”,地點就在高雄和墾丁,這種行程在之前的旅游市場上并沒有。特別是韓國瑜在競選中喊出的口號“得三山(指高雄市的旗山鳳山和岡山) 得高雄”,也讓很多旅行團和游客將“三山”當作了新的必去旅游景點。
不過,也先不要太樂觀。
在國臺辦的發(fā)布會上,馬曉光也回應了臺灣旅游業(yè)受到選舉結果影響的問題。
他認為,有大陸游客組團去高雄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兩年來影響和阻礙兩岸交流的一些根本性因素是民進黨當局的限制政策。這個障礙不移除,大家目前的期待能不能順利實施,還需要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