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一場眷村文化座談上,柯文哲一席“現(xiàn)在運作好好的,你管過去在干什么”的談話,獲得滿堂喝彩,被解讀為力挺“婦聯(lián)會”,并向藍營選民示好。但引來綠營痛批后,次日柯文哲馬上轉(zhuǎn)向,解釋他講的是“救國團”,并為“錯誤的援引例證”致歉。從他完整的談話來看,“和解對話”,先解決當前問題,預防再發(fā)生,最后再去談責任追究,都遠比現(xiàn)行廣設(shè)“東廠”進行政治清算斗爭,更適合臺灣的“轉(zhuǎn)型正義”,可惜他最后臨陣退縮,怯于堅持。
臺灣的縣市議員候選人常常被稱作“小雞”,縣市長候選人則被叫做“母雞”。為了充分挖掘選票,形成加乘效果,在“九合一”選舉中各政黨常常推出具有高知名度的縣市長候選人、基層實力雄厚的議員候選人,這被稱之為“母雞帶小雞”。倘若縣市長候選人不夠強,議員候選人通常會避免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