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故宮博物院游客必看三寶:東坡肉形石、毛公鼎、翠玉白菜
諷刺
沒了“中國風”“南院”變蚊子館
陳其南還揚言要把位于嘉義縣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發(fā)展成博物館群,把它定位為“東亞藝術中心”,要建琉球館、西班牙館、代表葡萄牙人的澳門館、日本館等。話音剛落,就被狠狠打臉:砸80億元(新臺幣,下同)打造的“南院”,卻是門庭冷清,早成為了“超級蚊子館”。
“平衡南北,文化均富。”“南院”建設從一開始,就充滿政治算計。自2015年開幕后,參觀人次一路直降。2016年148萬,2017年降到97萬,今年平均每個月不到5萬人。民進黨籍民代蔡培慧建議,不如開放民眾到“南院”做瑜珈,加強與在地連結(jié)。
究其原因,臺灣退休教授薛中鼎近日在臺媒撰文指出,“南院”建筑主體,在刻意“去中國化”的操弄下,剝離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元素,根本看不出其文化含義,只會覺得膚淺粗糙,毫無美感。臺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紀俊臣直指,“南院”就是政治選票考量,選址不當、定位不清。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xié)會”理事長段心儀對導報記者表示,所謂“南院”就是掛著故宮的名字在騙錢,號稱走“亞洲路線”,其實都非常的膚淺,很難看。對此,有人質(zhì)疑,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增加臺灣文物或世界文物,這就能叫“臺灣人的故宮”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