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了!這場跨越海峽的握手,影響至今……
25年前的今天,
1993年4月27日,
一場備受關(guān)注的會談在新加坡?;蚀髲B正式開始。

這是1993年4月27日“汪辜會談”前汪道涵與辜振甫(右)握手。 新華社發(fā)
會談雙方是
時任海峽兩岸關(guān)系協(xié)會會長的汪道涵
和
時任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的辜振甫。
這場被稱為“汪辜會談”的會議,
是在1992年達成的“九二共識”基礎(chǔ)上進行的,
是1949年以來兩岸授權(quán)高層人士首次會談,
建立了一中原則基礎(chǔ)上推進兩岸制度化協(xié)商的機制。

1993年4月29日,汪道涵與辜振甫在新加坡簽署《汪辜會談共同協(xié)議》。新華社記者劉建生攝
會上,雙方就兩會會務(wù)、兩岸經(jīng)濟
和文化科技交流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共同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xié)議》等四個文件。

1993年4月27日,“汪辜會談”前,汪道涵與辜振甫握手。新華社記者劉建生攝
會議中有個有趣的小插曲。
汪道涵與辜振甫握手
“一次不夠,兩次;兩次不夠,三次;
三次不夠,四次。雙方足足握了四次手。”
汪道涵開玩笑地說:“我們當演員了。”
自此,兩會開啟了商談必先握手之風(fēng)。

1998年10月14日,汪道涵在上海和平飯店會見辜振甫。新華社記者馬占成攝
五年后,
1998年10月14日,
汪道涵和辜振甫又進行了會面。
“汪辜會晤”在上海和平飯店舉行,
會議達成四項共識,拉開兩岸政治對話序幕。

1998年10月15日,汪道涵和辜振甫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觀看京劇專場演出。新華社記者劉建生攝
“汪辜會談,兩度執(zhí)手;九二共識,一生然諾。”
汪道涵和辜振甫年齡相近、愛好相似,惺惺相惜。
汪道涵曾送竹筒給辜振甫,
因竹筒為盛筷子所用,“筷筒”諧音“快統(tǒng)”。
辜振甫回贈一個筆筒,諧音“必統(tǒng)”。

1993年4月29日,大陸海協(xié)會與臺灣?;鶗谛录悠潞炇稹锻艄紩劰餐瑓f(xié)議》等4個協(xié)議。汪道涵和辜振甫在協(xié)議上簽字后,相互祝酒。 新華社記者劉建生攝
2005年,兩岸“破冰之旅”的同一年,
辜振甫和汪道涵先后去世,
“汪辜會談”終成絕響。
“金甌久分終必合,兩岸貴和避干戈。”

1998年10月15日,辜振甫在上海波特曼大酒店舉行答謝宴會。這是汪道涵和辜振甫在宴會上。新華社記者張明攝
“汪辜會談”順應(yīng)了兩岸關(guān)系發(fā)展的歷史潮流,
開啟了兩岸高層接觸對話和平等協(xié)商的先河,
體現(xiàn)了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協(xié)商促進合作的精神,
彰顯了“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協(xié)商基礎(chǔ)的重要地位,
邁出了兩岸關(guān)系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4月29日,汪道涵與辜振甫在新加坡簽署《汪辜會談共同協(xié)議》等4個協(xié)議后,互贈簽字筆。 新華社記者劉建生攝
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汪辜會談”?
在當前兩岸關(guān)系形勢下,
堅定維護“九二共識”政治基礎(chǔ),
堅持兩岸關(guān)系和平發(fā)展正確方向,
就是對“汪辜會談”的最好紀念。
來源:新華網(wǎng)
原文標題:汪辜會談25周年:這場跨越海峽的握手影響至今
原文網(wǎng)址:http://www.huaxia.com/xw/twxw/2018/04/57304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