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河合林學博士受臺灣總督府之邀到阿里山考察。河合的這次考察進一步證實了阿里山檜木林林相優(yōu)秀蓄積豐富,有極高的開采價值。河合向總督府提出開采報告。次年二月,河合接受總督府任命,統(tǒng)籌阿里山森林開發(fā)及阿里山森林鐵路規(guī)劃。從此,阿里山千年檜木林,在強盜的利斧下顫抖流淚。歷經(jīng)30年的開采,擁有數(shù)十萬棵千年檜木的阿里山森林被砍代殆盡。這些臺灣人眼里的“神木”,源源不斷地運往日本,支撐了日本的皇宮、神社,成為達官貴人裝點居室的高檔材料。1919年,河合重返阿里山,望著遍地殘枝斷根的林地,不知是良心責備還是自認有功,寫下了“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的感嘆。1931年河合在東京去世。為紀念河合對開采阿里山森林的貢獻,日人遂建此碑,琴山是河合的“字”。
就是這么一個砍伐阿里山數(shù)十萬棵“神樹”的殖民掠奪者,他的碑前人來人往,臺灣的導游們把一批批的游客帶到碑前介紹。我們不知道,這個碑,在那不遠處經(jīng)票選被譽為新“神木”的紅檜樹,在夜深人靜之時,會不會在發(fā)抖?
現(xiàn)在的臺灣,“媚日去中”似乎是一種時尚。只是,那吳鳳廟里的神像和這殖民者的石碑又在不斷地把歷史真相告訴人們,告訴世界。我不知道臺灣在這真實的歷史和混亂的敘述中怎樣去自圓其說。當你們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你們還有來處嗎?就象蔡英文把祖籍由福建漳州改為屏東楓港時,她還能去金門的蔡家祠堂祭拜嗎?當你們丑化淡化吳鳳的歷史貢獻時,你不覺得是辱沒先人嗎?你們的渡臺祖宗不就是吳鳳們嗎?現(xiàn)在看,你們“媚日”就一點也不奇怪了。你們扭曲的歷史觀決定了你們的心靈也是猥瑣的,也就更談不上文化自信了,而“媚日”只是一塊讓你們撐高猥瑣心態(tài)的墊腳石,給自己忘掉祖宗辱沒祖宗尋得一絲安慰。“去中”和“媚日”是你們靈魂的一體兩面,為了政治目的必須操縱“去中”,而沒有中國的歷史文化你們就成了行尸走肉,必須以“媚日”來安魂。
對待阿里山的這兩個歷史人物的態(tài)度,檢驗著什么才是真正“大寫的人”。(中國臺灣網(wǎng)特約作者:且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