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陳水扁到臺北參加凱達格蘭基金會餐會,盡管有監(jiān)獄方面下發(fā)了諭令“五不”的同意函,但陳水扁仍然違反了其中的“三不”。監(jiān)獄要求其改進,陳水扁卻我行我素,接著又去參加了高雄醫(yī)學院6月6日為他舉辦的音樂會。
陳水扁以一個“帶病保外就醫(yī)之身”如此全島趴趴走,也讓那個很老的“特赦”話題再度炒熱,臺灣民眾都在看蔡英文是否會“特赦”陳水扁。
曾任陳水扁醫(yī)療小組召集人的柯文哲9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主動提及“特赦”陳水扁話題稱:它就是個爛差事,可是問題是,除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誰能夠去扛這一局?
在柯文哲眼中唯一能扛這個“爛差事”的蔡英文,上臺一年來民調卻直直落,民生、經(jīng)濟、兩岸全都乏善可陳,內外交迫的形勢下,更增加了“陳水扁們”的政治操作空間。陳水扁在出席餐會時錄像談話時嗆了臺當局一句“讓我講話,就會倒嗎”,不啻直接挑戰(zhàn)蔡英文。但蔡方面并未對此做出什么回應。
可以說,面對陳水扁,蔡當局幾乎束手無策,尤其是在蔡英文親自掛帥力推“司法”改革之際,陳水扁的所作所為幾乎已是對她的一種羞辱,也難怪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痛批:受刑人在臺灣趴趴走,臺灣到底還算不算是個“法治社會”?
其實,民進黨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執(zhí)政,要為“赦扁”修改“赦免法”,倒也不是不能辦的事。如今遲遲不見動靜,顯然另有考慮。馬英九任內時,綠營曾以“化解社會對立”為由,要求特赦陳水扁;蔡英文上臺,“赦扁”問題更加燙手,這其中有權力的考慮,有社會的情緒,也有“司法”的規(guī)范,更多的時候則是三者交織夾纏,怎一個“難”字了得!
陳水扁毫無疑問是恨蔡英文的,因為她都上臺一年多了,卻表現(xiàn)地好像完全不知道有“特赦陳水扁”這么一回事。依最近陳水扁的表現(xiàn),顯然是開始了對蔡英文的出擊。蔡英文能否接招,或許就像臺灣媒體分析的那樣:蔡英文不能失去挺扁群眾的支持,所以口稱“轉型正義”的她卻唯獨對陳水扁“轉”不過身來;所謂“飲鴆止渴”,陳水扁的“毒”,蔡英文最后恐怕只能繼續(xù)喝下去了。(網(wǎng)友:肖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