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斷交”責任推給圣國“獅子大開口”
圣國宣布與臺“斷交”后,臺當局“外交部”馬上開記者會,臺“外交部長”李大維語帶“氣憤”地表示,“斷交”的原因就是15萬人口的圣國提出天文數(shù)字的金援,臺當局秉持“踏實外交”,不愿意做金錢游戲。他還硬氣地表示,“圣國的財政黑洞,不是我們‘國家’的責任!”
而“總統(tǒng)府”發(fā)出的書面聲明也強調(diào),“中華民國”有能力在各方面協(xié)助“友邦”,也愿意盡最大努力協(xié)助“友邦”,但不會以金錢來從事“外交”上的競逐。
所以,整件事的責任在于圣國“獅子大開口”、“見利忘義”,而臺當局奉行“踏實外交”,錯不在己。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
這個蹩腳的理由實在站不住腳。
◆ 擔任圣多美駐臺名譽“總領(lǐng)事”的臺灣國瑞集團董事長林博文就很明白地指出,此次“斷交”,外界把焦點放在金錢援助議題上,認為金援問題是主因,這種說法并不公平。他認為問題根本是在兩岸關(guān)系不穩(wěn)定,蔡英文政府應正視問題來源,不是把枝節(jié)問題當成困境。
◆ 長期致力于兩岸事務的前?;鶗倍麻L高孔廉表示,馬政府時代也反對“金錢外交”,現(xiàn)在碰到圣國要錢太多“斷交”,無可厚非,不過應該還有后續(xù),因為有很多國家想跟中國大陸表達建交意愿,只是顧慮當時兩岸關(guān)系暫緩,現(xiàn)在暫緩因素沒有了,這些國家當然會考慮哪一個對自己國家最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