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派”有何顏面“借著中國歷史反中國”?
至此,這場由臺灣縣市長登陸引發(fā),以“民進黨引中國歷史”而起,至“綠營人心中有屎”而暫時中止的“中國歷史辯論賽”或?qū)⒏嬉欢温?/strong>。誰也不知道綠營政客“借著中國歷史反中國”的“神套路”是哪學的;講著中國話,卻力證自己“不是中國人”的“臉”是誰給的。綠營在“競賽”中理屈詞窮,大落下風的“賽果”也并不稀奇,但讓人稍感意外的是,臺灣“獨派”不但會偶爾借用中國歷史宣揚“臺獨”主張,竟也對中華民族英雄鄭成功欽慕有加。
2014年時,曾有島內(nèi)學者撰文談到這樣一件事。臺灣宜蘭縣的棲蘭山林場有許多參天古木,樹齡從400年到2500年不等。園區(qū)以歷代知名人物為神木命名,將樹齡與歷史結(jié)合,增添導覽情趣。某日,一群臺南人來游,導游從“王羲之”講到“孔夫子”,又從“李商隱”講到“楊貴妃”。一人不滿園區(qū)只以“中國人”,不以“臺灣人”為神木命名。導游只好帶他觀賞一株 最“幼齒”神木,就是樹齡400年的“鄭成功”。臺南人見了“自己人”,才略為滿意。文章作者指出,不僅臺南人把鄭成功當“自己人”,包括陳水扁在內(nèi)的綠營人物,也對延平郡王鄭成功情有獨鐘。然而,“獨派”竟然不察,鄭成功《與荷蘭守將書》中曾明白說出:“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盡管每遇兩岸議題就“逢中必反”,但兜售“臺獨”時仍不免引述中國歷史;盡管滿口“一邊一國”,不認祖宗,可內(nèi)心也會對民族英雄鄭成功充滿敬畏。兩岸間深厚的歷史文化聯(lián)結(jié),根本不是“獨派”想切割就能切割得了的。
“文化臺獨”大旗仍死扛 蔡當局小心最嚴厲制裁
不知不覺間,扁李為實現(xiàn)漸進式“臺獨”所推行的“去中國化”,遺禍臺灣已近20年,如今“上位”的蔡英文仍“毅然”扛過“文化臺獨”大旗,妄圖暗中切斷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血脈情感、文化連結(jié),疏離兩岸關(guān)系。據(jù)臺媒報道,蔡英文19日被媒體追問,對于臺灣8縣市長登陸,大陸大方開出措施推動與8縣市交流讓利一事有何看法?蔡英文只是微笑離開,仍絕口不提“九二共識”。
針對蔡當局的兩岸政策,國臺辦新聞發(fā)言人馬曉光9月14日已嚴正指出,“臺獨”是沒有出路的,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都必將遭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堅決反對,必然走向徹底失敗。
此外,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21日下午針對國民黨帳戶被蔡英文當局“不當黨產(chǎn)處理委員會”凍結(jié)一事,除痛批蔡倒行逆施,不排除抗爭、甚至在蔡英文家門口見之外,也再度警告,若還是走“臺獨”之路,蔡當局必將受到人民最嚴厲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