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島內(nèi)民意是政策依據(jù),大陸是兩岸關系最終決定力量,但蔡目前最看重美國立場。美國一直力壓民進黨、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因此蔡在去年5月赴美“面試”,當面向美承諾“維持兩岸關系現(xiàn)狀”、“維持中華民國現(xiàn)行憲政體制”。然而,美方依然不放心,壓力不減。蔡當選當日,美對蔡的賀電中花了大量篇幅肯定馬英九兩岸政策、肯定“九二共識”。之后,又先后兩次派重量級人士赴臺當面向蔡施壓,希望她能遵守承諾,接受“九二共識”,即使不能表述“兩岸非國與國關系”,至少也應在就職演說中采用“憲法說”。因為“中華民國憲法體制”有“兩岸同屬一中”意涵。美國擔心,倘若蔡連模糊的“一中底線”都不表達,會挑戰(zhàn)大陸的耐心,倘若大陸采取經(jīng)濟制裁等措施,美方無能為力。
美國立場已明,蔡英文想用“臺獨新中間路線”,未必能過關。鑒此,她想繞道日本。自李登輝以降,“臺獨”勢力一貫認為,美方立場取決于大陸,但或可透過日方改變或調(diào)整美國立場。為此,李登輝時期即成立所謂“臺美日三邊戰(zhàn)略對話機制”,臺方負責經(jīng)費,每季定期分別在三地舉行,以日方戰(zhàn)略構想為主,臺灣則透過日本力量將臺灣需求納入美日同盟。這也是李登輝、民進黨長期“親日”的思想基礎之一。蔡英文在李登輝時期即參與該平臺?,F(xiàn)在傳聞臺媒眼中的“大物政客”謝長廷即將派駐日本,既迎合日本右翼希望插手臺灣的胃口,也透露蔡希望借助日本爭取美國對其“臺獨新中間路線”支持的用心。
然而,兩岸關系走向的決定因素是大陸。大陸早已清楚明確表達基本立場,一再強調(diào)“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基石,不接受認同“九二共識”核心內(nèi)涵就是改變兩岸關系現(xiàn)狀。臺“國安局”日前也警告,若蔡不接受“九二共識”,大陸將有多種反制措施。任其一項,蔡都難以承受。因此,蔡英文希望通過加強經(jīng)營日臺關系,甚至借助美日同盟庇護“臺獨新中間路線”,是根本行不通的。(本文作者為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