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上任時,曾夸稱i-voting是多進步的“參與式民主”;但不過短短一年多,這項進步手段卻已玩得圖窮匕現(xiàn)。就社子島開發(fā)案看,i-voting不過是用來掩飾市府技窮的手段,當?shù)鼐用衿鋵嵅]有太多自主意識,也沒有太多好選擇;但最后的后果,卻全部要社子居民自己吞下。吊詭的是,透過i-voting,市府把自己的責任變不見了,把自己專業(yè)不足的問題轉(zhuǎn)嫁給了民眾;而柯文哲的手卻像木偶師傅的手一樣,不斷操控著民眾的意志和行動。
這個周末,社子居民將對社子的前景作出什么樣的選擇,外界仍難預(yù)知;但從最近數(shù)日的對峙,可以看出他們對柯文哲的誠信與能力打了大問號。對其他臺北市民而言,則透過這個事件,看到柯文哲高唱的參與式民主,如何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事實上,對于像柯文哲這樣自命不凡且作風霸道的市長而言,處處要逞強爭勝,和他談“民主”真的是太奢侈的事。
從柯文哲最近不斷撤換臺北市各局處首長,從他屢屢失言失行卻絕不道歉或認錯,所有過失都怪給左右手能力不足;那么,社子島的命運恐怕也可想而知,最后責任恐怕都將被他歸咎于居民的貪婪無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