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微博)8月20日訊 環(huán)球網(wǎng)引述臺灣《中國時報》20日文章,原題《紅藍綠 甲午年可一起做的事》,作者為臺灣戰(zhàn)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是甲午戰(zhàn)爭120周年,中國大陸為了紀念這個充滿恥辱的日子,許多單位都在舉辦“反思甲午戰(zhàn)爭”,以及推行“兩岸海上合作”的可能性。盡管大陸紀念這個日子紅紅火火的,但是周邊的國家并沒有放手跟大陸爭奪海權,仍然利用各種名堂,意圖占有大陸周邊的海域。
據(jù)報道,菲律賓最近推出“南海6島渡輪游”的計劃,包括具有主權爭議的中業(yè)島、仁愛暗沙都列入。大陸海軍專家則強硬的表示,菲律賓的這項計劃是侵犯中方南海主權的行為,中方毫無疑問會采取應對行動,屆時兩國海上執(zhí)法的沖突將不可避免。
其實,以解放軍海軍的實力,要單獨對付菲律賓的侵權行為,應該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大陸擔心的是菲律賓背后的支撐者美國,大陸至今還是很難判斷如果對菲律賓動武,美國會起什么樣的作用,所以解放軍只能喊,卻沒法看到真正開打,一只只會喊的獅子,即使周邊都只是小老鼠,這只獅子對小老鼠,也是“莫可奈何”。
但是,今年以來大陸召開多次的海上合作會議,都還是希望兩岸能夠聯(lián)手護海??墒牵驗槿毡咀孕l(wèi)隊的海上實力不僅超過臺灣好幾倍,在“美日安保聯(lián)盟”之下,臺灣礙于“對美關系”,對此也是動彈不得。因此臺灣的海上力量要跟大陸聯(lián)手北上維護釣魚島列嶼,可能性就很低。
所以,馬英九在兩年前的8月5日就率先喊出“東海和平倡議”,就是明白的告訴大陸,為釣魚島動武,根本不符合臺灣的利益。
現(xiàn)在往南走,菲律賓的海上實力雖然不見得敵得過臺灣,但是“臺菲關系”有許多利益存在,臺灣為了一些護衛(wèi)不到的島礁去跟大陸聯(lián)手打菲律賓,也是不符合臺灣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臺灣也不可能選擇跟大陸聯(lián)手保護南海的主權。
那么大陸為何邀請這么多臺灣的學者去討論兩岸的海上合作呢?很顯然的是,大陸是有意利用甲午戰(zhàn)爭120周年的日子,希望能勾勒起兩岸的民族主義,讓臺灣學者也能跟大陸共同反思這個充滿恥辱的日子。
可惜的是,大陸再有意的希望兩岸能共同思考日本侵犯中國的恥辱,但是臺灣學者還是很難跟大陸能共同呼吸民族主義。因為大陸的民族主義和臺灣的民族主義內(nèi)涵并不相同。大陸的民族主義是抗日的民族主義,而臺灣的民族主義若被掀起,它所對峙的不只是日本,還有可能是大陸,這也是臺灣對甲午戰(zhàn)爭保持冷漠的主因。
過去的120年,兩岸所擁有的民族主義,有時相同,有時不見得相同,大陸希望借用兩岸海上合作,以便兩岸能有共同的民族主義,這種思考邏輯恐怕還是有限制,將很難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