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烏蘭察布7月9日電 題:臺灣青年學生訪邊疆: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草原
“跟我原本預想的,非常不一樣。真的是自己來過才會知道。”總行程剛過半,臺灣臺中均頭國際實驗教育機構的學生王于苓就告訴記者,這趟旅程打破了她對內蒙古草原的“刻板印象”。
7日,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內蒙古北疆文化研學之旅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開營,來自臺灣20余所中學的66名師生迎來5天的新奇邊疆之旅。
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是行程的第一站,這里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百余公里,擁有阿木古郎、格根塔拉等大片草原,也是11艘神舟飛船平安降落的地方。
兩天半的行程略顯緊湊,臺灣師生們沉浸式體驗了邊疆草原的生活,熬奶茶、做奶食、參加篝火晚會;組團踏訪神舟飛船降落點,參觀當?shù)氐暮教祓^,了解航天文化,感受航天精神;深入當?shù)刂袑W與師生互動交流,大家一起沉浸式體驗氈藝、書法、射箭、民族歌舞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

圖為臺灣學生三三兩兩地散在草原上。奧藍 攝
“沒想到。”這也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聽到臺灣師生最多的評價。
“從他們的表情和笑容就能看出來,他們是贊嘆的。”站在草原上,看著學生們撒歡兒,帶隊教師劉遵恕滿眼笑意。“見到廣闊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心情放松,心曠神怡。這里的一切對我們來說都是新奇的。”
“我很喜歡接觸大自然,喜歡研究地質地貌,對這里有一些向往。”王于苓告訴記者,此次夏令營有好多條線路選擇,她對內蒙古“情有獨鐘”,但也很陌生。“像四子王旗這個地名,我之前就從沒聽到過。”
“當?shù)厝藗兊娘L俗民情,跟我之前想得非常不一樣。”王于苓告訴記者,之前她對這里的生活完全沒有概念,這一次,她意外了。
這里有繁華的小城鎮(zhèn),也有廣袤的大草原;這里有朝九晚五的城市上班族,也有草原上擁有成群牛羊的邊疆牧民;這里種植的瓜果蔬菜特別甜,有些在臺灣都很少吃到;這里的人們也追星,也上網(wǎng),也點外賣;這里的中學生跟他們沒什么不同,只不過興趣班內容是射箭、摔跤,“超酷”……
“我‘摔’了一個大的,超厲害的。”8日下午,臺灣高中師生們走進四子王旗蒙古族中學,與該校師生一起沉浸式體驗傳統(tǒng)文化項目。臺灣內壢高中的陳世恩體驗了搏克、射箭等項目,直到晚上都特別興奮。“于我而言,目前最驚喜的行程就是跟蒙古族同學面對面大聊特聊,我們什么東西都聊過了。我還加了好多人的微信,特別開心,覺得人脈擴充了很多。”
圖為臺灣學生(圖中拉弓女生)體驗射箭技藝。孫凱文攝
“他們像我們一樣,都對射箭感興趣,不停地射。”在學校上了兩年興趣班的初二學生恩克是臺灣師生的射箭老師,一下午忙得不得了,跟臺灣孩子們聊天、合影、互贈小禮物。
“他們很熱情,也喜歡我們準備的節(jié)目。我們剛才還加了聯(lián)系方式。”蒙古族初二學生伊茹罕這次參與了歡迎儀式。說話間,她的眼睛亮晶晶的。
“孩子們親身經(jīng)歷、體驗過,才會對這片土地產(chǎn)生感情,才會有自己的想法。”行程還未結束,劉遵恕早已感慨連連。“這趟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多看、多感受,跳出書本帶來的局限。行進至今,已經(jīng)很感動。”

圖為兩岸學生交流、合影。奧藍攝
四子王旗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斯琴高娃也表示,希望通過多種方式讓兩岸青年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進了解、深化友誼、拓展視野。
王于苓已經(jīng)把沿途的隨手拍陸續(xù)更新在個人網(wǎng)絡賬號上,也有朋友點贊。“他們也很驚訝,沒想到我會來內蒙古旅游。”
9日,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內蒙古北疆文化研學之旅進入第三天,大家在結束博物館的參觀后,將離開四子王旗,啟程前往下一個參訪地。
“繼續(xù)期待。”陳世恩雙手合十,笑得眼睛瞇成了縫。(來源:中新網(wǎng) 作者:奧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