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網(wǎng)站14日公告對原產(chǎn)于臺灣的進口聚碳酸酯(PC)課征反傾銷稅,不久后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公布對臺貿易壁壘調查進度,表示未來將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給予臺灣產(chǎn)品的關稅優(yōu)惠,引發(fā)強烈關注。
島內輿論質疑多年來,民進黨當局一邊抹黑ECFA,一邊又享受著ECFA的紅利,這種情況還能持續(xù)下去嗎?
李鴻源揭:民進黨天天朝大陸扔雞蛋
臺當局內務部門前負責人李鴻源日前在政論節(jié)目中揭露,當年民進黨為兩岸“服貿協(xié)議”,發(fā)動“太陽花學運”把國民黨趕走,然而民進黨當局“執(zhí)政”至今近8年時間,卻還在繼續(xù)使用ECFA,對大陸的貿易甚至比馬英九時代還多,每年有42%的貨物賣給大陸,每年從大陸手上賺1700億美金,大陸成臺灣貿易最大的客戶,臺灣這7年來卻天天給最大客戶丟雞蛋。
李鴻源擔憂,若未來全部ECFA項目都停掉了,從臺灣輸出的42%貨物不僅會受到影響,更會因加稅失去競爭力。
李鴻源嘲諷“我們吃了日本的核食,吃了美國的美豬,買了一堆不必要的東西,美國人也沒有幫我們進到RCEP”。他認為,要先讓百姓可以生存才是重點。
蔡正元驚爆:這事絕對更嚴重
臺灣“立委”郭正亮19日在政論節(jié)目《TVBS戰(zhàn)情室》表示,10月12日大陸會先就貿易壁壘調查2509項公布第一波結果,明年1月12日公布最后的結果。
郭正亮表示,國臺辦是認為臺灣沒有按照ECFA精神實施公平貿易,若在貿易壁壘調查后臺當局仍沒有動作,就會對ECFA項目做一些處理,比如課征反傾銷稅等等。
臺灣時事評論員蔡正元認為,大陸如果沒收ECFA,對臺灣有9%影響,但大陸若祭出反傾銷稅,范圍可以超過9%,他說明,臺灣禁止大陸很多產(chǎn)品,像是臺灣可進口秘魯及中南美洲所有的葡萄,就是不能進口新疆葡萄,這樣的比較就是關稅壁壘。
蔡正元點出,大陸可以把臺灣產(chǎn)品全部列為關稅壁壘中的反傾銷報復名單,這就要看大陸打的范圍有多廣,這不叫沒收ECFA,若沒收ECFA,只有9%影響,但反貿易壁壘會比9%更嚴重,因為WTO并沒有規(guī)定范圍,所以大陸可以從肉松打到魚松,也能從魚松打到鳳梨酥,絕對會比沒收ECFA更嚴重。
島內學者批:賴清德就是“麻煩制造者”
島內學者今日撰文《保ECFA 下架麻煩制造者》批,這一切的麻煩都是拜“臺獨金孫”賴清德所賜。學者表示,ECFA本來就是大陸讓利的兩岸經(jīng)貿政策,受惠的早收清單包括石化、紡織與農漁業(yè)。但兩岸關系在民進黨當局主政完全冰封,民進黨“執(zhí)政”享受ECFA的滋養(yǎng),在臺灣大賺人民幣的同時,民進黨卻不斷激化“抗中”,丑化大陸,如今民進黨內的“臺獨金孫”過境竄美,終于讓大陸決定出重手,形成了對臺政策的轉折點。
該學者認為,賴清德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在不斷地證明他確實是兩岸關系的“麻煩制造者”。
來源:臺海網(wǎng)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