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賴聲川和“臺灣電視教父”王偉忠聯(lián)合打造的巔峰之作《寶島一村》,時隔11年,8月2日至3日晚再度亮相閩南大戲院,來自臺灣的原班人馬精彩演繹了一個關于眷村的動人故事,描繪一段顛沛流離的往事,訴說全世界流離他鄉(xiāng)的游子心中散不去的鄉(xiāng)愁。

《寶島一村》劇照 閩南大戲院供圖
主辦方介紹說,演出以三個家庭為主線,講述一段跨越60年的鄉(xiāng)愁故事。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遠離了故土,甚至來不及和親人告別,意外渡海到了臺灣。原以為只是短暫的旅程,歸家之日卻遙遙無期。他們帶著深埋心底的思念,在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不同文化也因他們而在此融合,最終變成了故事里的“寶島一村”。
這群人從離家、想家、想回家,到最終接受“眷村就是家”,通過三個半小時的戲演繹出時代之下笑淚交織的人生故事,飽含著中國人的情感和笑中帶淚的鄉(xiāng)愁。
話劇《寶島一村》自2008年首演至今,已演出逾400場,收獲近60萬觀眾人次觀看,魅力橫掃全球華人世界。
在此次重返廈門獻演之前,主演于1日晚提前亮相話劇《寶島一村》村友團圓會,在閩南大戲院小劇場與大家分享關于《寶島一村》的溫情回憶。

話劇《寶島一村》村友團圓會 閩南大戲院供圖
2000年后,臺灣大量眷村被拆除,為保存這段歷史,被譽為“現(xiàn)今頂尖的中文劇作家”“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的賴聲川和《康熙來了》《國光幫幫忙》等數(shù)檔臺灣爆紅綜藝的金牌制作人王偉忠收集20多個家庭的上百個故事,創(chuàng)作出這部關于眷村、關于父輩后半生和自己前半生的作品,來記錄這段難忘的往事。
作為地地道道的眷村子弟,編劇、導演王偉忠說,一個人一輩子,影響創(chuàng)作的有三個因素,從小長大的環(huán)境、所學的東西、天分。你的創(chuàng)作與成長環(huán)境有關,那就是你的情懷。“眷村是我的情懷,我講眷村,講不完。”
同為編劇、導演的賴聲川稱,對在臺灣長大的我們,鄉(xiāng)愁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長大之后慢慢理解到每一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鄉(xiāng)愁,以及活在世界上的孤獨。
“我想這大概是《寶島一村》能夠演這么多年的原因吧,它超越了簡單的鄉(xiāng)愁或者遺憾,而走入到人生本身。”他說,《寶島一村》就像一座活的博物館,在劇場書寫歷史,通過演員們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共同賦予角色更加鮮活的生命力,將這個不說就會被遺忘的故事傳承,守護“眷村”這一時代的珍貴回憶。 (來源:中新網(wǎng) 楊伏山 謝鈺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