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色欧美视频,今夜无人入睡免费播放电视剧,日韩成人毛片在线,粉嫩av中文字幕,国产黄色大片在线观看,哥布林的洞窟,黄色小网站入口

您現(xiàn)在的位置:?臺海網(wǎng) >> 新聞中心 >> 臺灣 >> 兩岸交流  >> 正文

尋訪武漢“臺味”地名街巷:同根同源的兩岸默契

m.dddjmc.com 來源: 中新網(wǎng)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中新社武漢7月3日電 題:尋訪武漢“臺味”地名街巷:同根同源的兩岸默契

  中新社記者 張芹

  去臺北路吃一碗牛肉面,在高雄路來一杯冰美式咖啡,于寶島公園內環(huán)湖漫步,傍晚尋云林街一處酒館小酌……不出武漢,市民或游客一天可玩遍“臺灣”。眼下,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的臺北路沿線,正成為年輕人City Walk(城市漫步)必逛寶藏街道。

  位于武漢市解放大道以北、全長2000余米的臺北路,是中國大陸首條以臺灣地名命名的道路。在以臺北路為主軸一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高雄路、臺東路、苗栗路、嘉義路、臺南小路、云林街等十多條以臺灣地名命名的街道交錯相通。不僅如此,還有臺北商場、澎湖公寓……

  在武漢街頭,比比皆是的“臺灣元素”,讓人仿佛置身于寶島。

武漢的寶島公園。 中新社記者 鄭子顏 攝

  “第一次來到臺北路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來自臺灣高雄的張立綸和妻子來武漢創(chuàng)業(yè)已有6年,近日與中新社記者談起武漢,他說,“高雄路自然不必多說,武漢有一元路、二曜路、三陽路……高雄也有一心路、二圣路一直到十全路。”時空交錯間,一連串相似路名讓他覺得既親切又熟悉。

  行走至位于臺北路附近的寶島公園,張立綸忍不住當起了“導游”:公園內有兩座塔是仿照高雄蓮池潭內“龍虎塔”而建,就連湖心島從空中俯瞰也形似縮小版的臺灣島。據(jù)了解,隱匿于鬧市間的寶島公園,依湖而建,風景優(yōu)美,周圍居民區(qū)林立,是當?shù)孛癖娦蓍e健身的首選地。

7月2日清晨,市民路過武漢臺北路上的臺北商場總部。中新社記者 張芹 攝

  武漢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與臺灣相關的地名?武漢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明堂告訴中新社記者,臺北路原名為“安定路”,寓意“安定團結”。1984年中國大陸城市經(jīng)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對外開放、招商引資成為當時一項重要的工作。在當?shù)卣f(xié)委員建議下,“安定路”改名為“臺北路”。此后,沿街商店、道路、社區(qū)、公園都相應命名為與臺灣有關的名稱,形成臺灣風情特色街區(qū)。

  隨著海峽兩岸經(jīng)貿(mào)、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臺北路引起關注。據(jù)《武漢年鑒(1993年卷)》記載,1992年在臺北路雜技廳舉辦的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jié)受到海內外廣泛報道,臺灣媒體一則“武漢有條臺北路”的報道,引來了40多位臺商到武漢考察。而與臺北路相鄰的苗栗路,則是應2006年中國國民黨苗栗縣黨部代表團來武漢交流訪問時提出的建議而來。

7月2日,臺胞張立綸和妻子“打卡”武漢高雄路。中新社記者 張芹 攝

  武漢市江岸區(qū)臺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曾祥俊介紹,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臺北路以臺灣風情特色街區(qū)為依托,拓展樓宇經(jīng)濟,開展招商引資,引入餐飲、娛樂、百貨、電影城、金融等產(chǎn)業(yè),街道經(jīng)濟實力大增。同時,也吸引了眾多臺胞臺商來此考察、參觀、投資。近年來,隨著周邊商圈的逐漸建立,更成為年輕人喜愛的熱門旅游打卡地。

  “以地名命名城市道路,是兩岸同根同源歷史文化聯(lián)結的體現(xiàn)。”吳明堂稱,不僅在武漢,大陸許多城市都有以臺灣不同縣市命名的街道;同樣,臺灣的城市街道也有不少包含“武昌”“漢口”“南京”等大陸城市名稱的字眼。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名默契,是臺灣和大陸血脈相連的見證。(完)

相關新聞
侯友宜:若當選一定確保兩岸穩(wěn)定和平 恢復4個月兵役

據(jù)臺灣TVBS報道,蔡英文在2022年底時宣布,將4個月的義務役役期恢復為1年,為此,臺防務部門還提出“3年讀大學1年當兵”的離譜方案,瞬間引起島內輿論熱議。中國國民黨2024參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強調其反對立場,并提出“若當選就恢復4個月兵役制度”。   侯友宜今日在節(jié)目...

兩岸媽祖敬仰者共聚“媽祖故里”湄洲島:把最美的歌曲唱給“媽媽”聽

兩岸媽祖敬仰者向媽祖行莊嚴的三獻禮?!≈芙▏z   中新網(wǎng)福建湄洲島7月2日電 (葉秋云 周建國)“為了這次演唱會,我們籌備了很長時間,想把最美的歌曲唱給‘媽媽’聽。”7月2日,尤克里里輕快的旋律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宮前廣場響起,臺灣媽祖文化研究協(xié)會兩岸交流...

兩岸青年福州探討信俗文化

分享會上的漢服表演。 1日,“山海同行·相約福見”2023年兩岸青年信俗淵源尋根之旅分享會暨2023福州弘圣堂關帝文化祭活動在福州舉行,100多名閩臺青年參加活動。 分享會上,兩岸青年共同觀看徒步活動紀錄片,并分享了各自的心得和感受。今年3月,以“山海同行·相約福見”為主題的...

對于臺灣年輕一代的“統(tǒng)獨”觀,兩岸學者這么說→

如何看待島內“臺獨”勢力鼓吹的所謂“天然獨”? “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學術活動第四場6月30日在北京舉辦,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原副會長王在希與臺北大學政治經(jīng)濟研究中心主任鄭又平圍繞“如何看待臺灣年輕一代的‘統(tǒng)獨’觀”這一問題,展開深度對談。 兩位學者認為,所謂的“天然獨”實則是“去中國化”教育灌輸形成的“人工獨”,這種觀念根本上很脆弱,如今正在崩解...

海峽兩岸學者話融合:發(fā)揚中山精神 促進兩岸交流

“兩岸因紀念孫中山而更加融合在一起,我覺得這符合孫中山對我們的期待。”在澳門理工大學名譽教授、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原院長邵宗??磥?,兩岸語言文化相通,“如何團結在一起,把國家建設得更強大,我覺得這是目前最有意義的事情”。 2023年粵臺滬“紀念孫中山”研討會在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