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近日,在江蘇昆山旅游度假區(qū)益點田親子農場內,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臺灣青年郭典易在田間地頭忙著查看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來自臺灣臺北的郭典易從一家世界500強企業(yè)離職后,創(chuàng)辦農場,成為一名大陸的新農人。
【同期】臺灣青年 郭典易
(我)小時候其實成長在城市當中,但是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小時候回到外婆家的時候,在院子后面有外婆種的菜,有雞、鴨在這邊走的時候就會感覺特別新奇。
【解說】孩童時代的難忘記憶,成了推動郭典易未來事業(yè)的原動力。
【同期】臺灣青年 郭典易
2011年的時候,我在日本東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yè))工作,公司在昆山跟臺灣企業(yè)有一家合資的工廠,我被派駐到昆山來。后來就認識了我的太太。
【解說】為了讓孩子吃的食物更加綠色、健康,郭典易和大陸的朋友們在當?shù)赝顿Y了一處農場。不承想,投資者成了運營者,“城里人”郭典易成了一名大陸的新農人。
【同期】臺灣青年 郭典易
我們親子農場是60畝,我們的生態(tài)種植基地是100畝,智慧果園是120畝,另外還有一個現(xiàn)代化的立體草莓大棚,它是7畝。我們農場是一個體驗農場,所以我們在每個月份都會有東西可以采摘,包括草莓、黃桃,挖紅薯、采金橘。
【同期】臺灣青年 郭典易
我們在種植的過程當中,就會認識到很多同樣對自然有機農(業(yè)種植方)法感興趣的農民。所以我們就決定成立一個小農聯(lián)盟,我們會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告訴他們現(xiàn)在市場的方向,希望像我們的口號一樣“多一點良田,更益于未來”。
【解說】為幫助臺資企業(yè)破解新冠疫情期間融資難問題,當?shù)貙iT出臺“昆臺融”資金池項目,這也增添了郭典易事業(yè)發(fā)展的動力。
【同期】臺灣青年 郭典易
我們一直在發(fā)展,會有“農林22條措施”的銀行貸款對接,來給我們提供資金上的一些支持,各個部門有包括農業(yè)的補貼、我們人工的補貼、有機肥料的補貼,像我們在做親子農場有科普教育基地,還有旅游相關的補貼,對我們資金上面的幫助相當大。
【解說】目前,益點田親子農場擁有包含線上商場、微信群等渠道在內的7萬多名客戶。大陸民眾對健康飲食持續(xù)增長的需求,讓郭典易對未來充滿信心。如今,他不僅推廣有機食物,更推廣有機、可持續(xù)的生活方式。
【同期】臺灣青年 郭典易
我們是希望大家和大地有一點交情,讓小朋友從種植、施肥、除蟲、除草、采收,到最后的烘焙做成美食,一系列的課程都會去做設計。在我們眼里面,萬物都可愛,都要去尊重它的存在,去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美好。
【來源:中新網 張傳明 江蘇蘇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