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fā)后,本應是兩岸融冰的最好時刻,我一再呼吁‘我們應將心比心,共同敵人是病毒,不是大陸’”,人在廈門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16日中午赴廈門市臺協(xié)參訪,與當?shù)嘏_商座談,倡導兩岸攜手抗疫。
6月下旬,身兼臺灣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的洪秀柱啟程前往大陸,參加7月在浙江舉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發(fā)展論壇。經(jīng)過14天的隔離,她已于7月8日接種了第一劑新冠疫苗。在16日的訪廈行程中,“防疫”“疫苗”成為她談論的熱門關鍵詞。

據(jù)島內(nèi)官方通報,每天確診數(shù)字逐步下降,疫情似有緩解的跡象,但廈門、上海等地一再發(fā)現(xiàn)來自臺灣地區(qū)的輸入性病例。在回答導報記者提問時,洪秀柱表示,確診人數(shù)降低本來值得高興,但數(shù)據(jù)真實性如何,很讓人擔憂。“臺灣的核酸檢測很貴,像我來的時候做一次花了7000塊(新臺幣),但不少臺胞到大陸再檢測卻呈陽性,看到這種情形,我感到非常慚愧,也很難過!”
“再看看大陸,防疫工作幾乎是滴水不漏”,洪秀柱表示,我在大陸隔離期間,前后做了七次檢測,“不僅對人做檢測,我還特別注意細節(jié),像是我入住房間的門把、水龍頭、床頭柜,都有采樣做檢測”。她說,看到這一切,就知道大陸疫情為什么那么快被壓下來了。
洪秀柱認為,防疫是個科學的問題,不能搞“政治防疫”。她感嘆,民進黨當局在防疫工作中操作“反中”“仇中”“抗中”,“人命關天,主政者應該改變這種心態(tài),大陸做得好的,我們當然可以向人家學習。”
疫情讓兩岸關系降到谷底,針對未來兩岸關系應如何發(fā)展,洪秀柱提出八字建言“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她認為,疫情爆發(fā)后,本應是兩岸融冰的最好時刻,“我在臺灣常告訴朋友,對大陸要將心比心,人家的善意你不能抹殺。我們共同敵人是病毒,不是大陸,兩岸可以聯(lián)手防疫,非常遺憾臺灣沒能把握這樣一個機會。”
聲音
“追求中國統(tǒng)一,我一直在這條正確道路上走!”
時值中共建黨百年,洪秀柱發(fā)函致賀,這一舉動卻遭島內(nèi)綠媒攻擊抹黑。對此,洪秀柱16日在廈門回應指出,“我從小受的教育,我們要追求的就是中國統(tǒng)一、民族復興,我也一直在這條正確的道路上走。”
洪秀柱表示,“不管人家怎么樣抹黑,像是說我‘賣臺’,由他們?nèi)?!我早就有了抗體,有了免疫力!我還是要往正確的目標邁進,不會因為這些批判、這些不實的詆毀,喪失了自己的信心!”
洪秀柱也舉例說,今年上半年臺灣對大陸出口總額同比增加了35.1%,享有的順差達780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多了200億美元,大陸出口旺盛帶動了臺灣的企業(yè)水漲船高,“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可見兩岸是分不開、離不了的,大家互相合作只有更好。”(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見習記者 陳哲文/文 柳瑞鴻/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