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以來大陸多省飽受洪患之災,長江沿岸尤其嚴重。大陸應急管理部統(tǒng)計資料顯示,自6月1日主汛期開始,已造成4500萬人次受災、百余人身亡或失蹤、3.5萬間房屋倒塌,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1160億人民幣。
相較于1998年的水災,此次洪患其實并不算嚴重,傷亡失蹤人數(shù)約當年3.4%左右,經(jīng)濟損失也不及當年嚴重。這有賴于大陸近20年來城鄉(xiāng)建設與管理和治水工程的進步。根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自2011年以來,10多億人口的大陸,因洪澇災害死亡總人數(shù)在千人之內(nèi),考慮氣候極端化因素,降雨量與暴雨日數(shù)大幅增加,大陸防洪建設確實取得相當?shù)某晒?/font>
雖然大陸水患并不如臺灣一些“唯恐大陸不亂”媒體所報導的嚴重,北京對洪患處理也游刃有余,但仍然造成4500萬人流離失所,從兩岸一家親的人道角度來看,尤其當前兩岸對立、關系惡劣之際,兩岸民間相互的善意與關懷更為重要,臺灣社會還是應該多表示關切。政治不應成為民間送暖的阻礙,許多臺企與臺商紛紛慷慨解囊,包括旺旺中時集團,就捐贈價值3000萬人民幣的物資,希望能為災民盡棉薄之力,臺企臺商展現(xiàn)攜手同心,共抗疫情的精神,已成為兩岸關系冰封中的佳話。
事實上,過去臺灣遭逢災難,大陸方面也多有馳援,2008年莫拉克風災,根據(jù)臺灣陸委會統(tǒng)計,大陸捐款總計近40億,遠高于其他國家,花蓮大地震,大陸也伸出援手。這是兩岸社會血濃于水,攜手共度災難最佳例證。
即使今年因綠營操弄政治,臺灣社會反中聲浪高漲,民進黨當局在年初大陸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時又禁止口罩輸陸、巧立名目禁止醫(yī)界赴大陸援助,但臺灣民間對大陸的關懷與協(xié)助,并未曾因政治因素而卻步。對比民進黨當局對大陸洪患的漠不關心,臺商所展現(xiàn)的人情溫暖,才真正彰顯臺灣人最引以為傲─“臺灣最美的是人”的資產(chǎn)。
兩岸社會互助,深層來說,反映的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事實,一方有難,另一方不能袖手旁觀。這也反映,即使兩岸政治零互動,也斬斷不了兩岸社會的千絲萬縷關系。臺灣自主力量應更用力向大陸表達一個鮮明的訊號:臺灣不是只有一種聲音,除了政治,臺灣擁有更多人情冷暖。以西方論述來說,是人道主義,從中華文化來談,就是一個字─“情”。
細究來看,情有很多種,對兩岸關系來說,“情”不僅源于歷史、經(jīng)濟、社會、文化上的脈絡,更在于兩岸社會長期以來的互動建構。“情”不是憑空而生,而是根基在每一位兩岸民眾的心里。這也是為何民進黨多方透過各種政治力量介入,卻斬不斷兩岸關系中,存于你我心中的“情”。
“情”對于當前兩岸關系至關重要,險峻的政治關系下,官方交流全然停擺,兩岸社會間“情”的份量就格外重要。兩岸民間若能維持活絡而溫暖的互動,即使官方之間零互動,社會間的善意就能繼續(xù)維系,兩岸關系遲早將峰回路轉。如果少了這份情,兩岸相看兩厭,互視對方為陌生人,甚至是寇讎,則兩方都必然要面對極其嚴重的結果,而受苦受難的,將是基層百姓。
從蔡當局擁抱ECFA、新南向政策失敗、兩岸經(jīng)貿(mào)相互依存度不減反增、陳時中有序開放“小明”回臺來看,兩岸關系可望一步步回溫解封,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民進黨擋的了一時,卻不可能撼動由“情”所建構的兩岸關系。這是兩岸關系的本質,是過去,是現(xiàn)在,更是未來。
由此來看,傳統(tǒng)多以政治菁英互動來界定兩岸關系,確切來說,其實更應該建立在社會底層,由“情”所建構的互動關系上。正是這種底層的情分,兩岸政治無論如何惡化,社會互動卻能在相當框架中運行,也始終是臺灣與大陸互動之所以特殊的關鍵所在。
所以說,由“情”為基礎的兩岸關系,比政治更為可靠,也才是兩岸關系長久和平穩(wěn)定的根基,民進黨當局在政治對抗之余,更要為深化兩岸社會之間的“情”做點該做的事。未來兩岸關系要重開機,兩岸之間的“情”將會是總開關。
來源:旺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