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觀看兩地裹粽大賽 施紫楠 攝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在嘉興桐鄉(xiāng)生活了12年的卓味慧,如今仍保持著一年四次回臺灣的頻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她今年至今未回過臺灣,能通過大屏看到家鄉(xiāng)的景象,讓她感到親切,“在嘉興打拼的臺胞們,都很感念當?shù)卣畬ξ覀兊恼疹?。端午期間能有這樣一個小小的聚會,也讓我們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
正如卓味慧說的那樣,近年來,嘉興與臺灣在經(jīng)濟、人文、旅游等領域交流與合作成果顯著,此次與臺灣南投“云端”共度端午節(jié),也進一步加深了兩岸交流,增進感情。
來自臺灣苗栗的張昭瑩,幾乎每年都會參加嘉興端午的裹粽比賽。在他看來,今年通過兩地連線的方式進行,既有新意,又有情懷。
18年前,張昭瑩經(jīng)朋友介紹來嘉興海寧種植苗木,沒想到這一種,就把自己和家人都“種”在了這片土地上。如今,張昭瑩的苗木基地轉(zhuǎn)型成為生態(tài)農(nóng)莊,子女也在嘉興就讀。
“熱情,是我毫不猶豫選擇留下來的重要原因之一。”張昭瑩告訴記者,嘉興人的熱情,體現(xiàn)在一言一行中,“當時我說著一口一聽就知道的臺灣普通話,但是這里的人從不把我當外人看。”
張昭瑩說,嘉興的熱情,也體現(xiàn)在政府“店小二”般的服務上,“我們這輩人老了可能還會回臺灣,但是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在這里生根。嘉興,就是他們新的家。”(記者 施紫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