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1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近日,由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和廈門大學國學院聯(lián)合主辦的《閩臺文化大辭典》研討會在筼筜書院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及金門大學的多位專家學者到場參會,從“雙創(chuàng)”、辭典修訂和推廣等角度入手,進行了發(fā)言。
“我們希望能聽取更大范圍的意見,推動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兩岸地區(qū)的交流融合。”《閩臺文化大辭典》常務副主編呂良弼表示。閱讀辭書后,成功大學特聘教授、金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陳益源直言“找到了自己”——“我讀過的高中,我曾去過的地方,都能在辭典中找到對應詞條。”
《閩臺文化大辭典》是我國首部閩臺地域文化大型工具書,由海峽兩岸專家學者歷經(jīng)10年進行編撰。辭書共收集詞15193條,全書600多萬字。設立地理、歷史、文學等共計20卷,內(nèi)容基本涵蓋了閩臺文化的各個層面,凸顯了閩臺地緣近、史緣久、血緣親、語緣通、文緣深、神緣合、俗緣同、商緣廣等特點,是兩岸一家親的真實印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