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檔臺灣政論節(jié)目上,臺灣媒體人唐湘龍痛批民進黨搞臭臺灣文藝界,一席話說得精彩透徹
誰搞臭了金馬獎?
唐湘龍在節(jié)目中說,今年胡歌不來、張藝謀不來、婁燁不來、王小帥不來……“今年在華人世界里叫得出片名的電影,都不會參加金馬獎”。
而民進黨可能會有這樣的腔調(diào):
“最好不來!……為什么要辦個金馬獎,結(jié)果獎都被外人領(lǐng)走。我們自己都沒有獎。”
對此,唐湘龍痛批:“其器小哉!”

唐湘龍認為,臺灣當(dāng)年眾星云集,正因為有大的格局跟度量,可以海納百川。
但今年卻落得如此下場,唐湘龍?zhí)寡裕?/span>
我看今年,連李安都不會來。你可以去問問看李安愿不愿意再當(dāng)你一屆金馬獎的評審。李安去年承受這么大的壓力,今年我估計連香港電影都會來得非常少。夠水準(zhǔn)的,臺灣以外的片子,大概都不會來。
去年頒獎禮上,臺灣影人領(lǐng)獎時發(fā)表的“臺獨”言論言猶在耳。
當(dāng)時臺下的李安一臉尷尬無奈的表情讓網(wǎng)友甚是心疼。

頒獎禮結(jié)束后,李安接受采訪時表情充滿疲倦,他表示:“我希望這個世界不是這樣吧。”

文藝界的盛世,本不該讓文藝人如此“心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究竟什么攪渾了金馬獎的一池清水,明眼人都應(yīng)該看得清楚。
中國日報社論稱: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cross-Straits relations have gone from bad to worse thanks to Taiwan regional leader Tsai Ing-wen's pro-independence stance and increasing hostility toward the mainland.
臺灣領(lǐng)導(dǎo)人蔡英文上任三年以來,不斷宣示自己的“臺獨”立場以及對大陸的仇恨,這期間兩岸關(guān)系可以說是越來越差。
What's more,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pro-independence supporters on the island will not usurp the event as a platform to propagate their political stance, as was the case last year.
而且,去年金馬獎頒獎典禮可是鬧出了“臺獨”言論風(fēng)波的;風(fēng)波之后,臺灣一些媒體竟然還大肆炒作,離心傾向暴露無遺。今年誰能保證他們不再一次鬧事?
曾經(jīng),臺灣在華語文化圈的影響力令人矚目,三毛、白先勇、鄧麗君、楊德昌、侯孝賢……他們都有著“破圈層”的影響力。
但近幾年,臺灣卻鮮有深入人心的文藝作品,在近幾年的金馬獎中,臺灣本土電影也在重大獎項中幾次遭遇“團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