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新華社發(fā)布了這條堪稱兩天來最熱的新聞: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繼任者為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
消息一出,立登熱搜榜。一時間,對單霽翔的不舍,對故宮七年來“網(wǎng)紅”之路的回顧,對未來王旭東主導下故宮的期待,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熱度不減的話題。
意外又不意外的是,這項普普通通的人事變動,幾乎是第一時間傳到對岸,而它帶來的震撼,也異常直觀。
故宮“換帥”,島內(nèi)有人“嚇了一跳!”
“嚇了一跳!”“心里著實不舍。”“賀單院長退休后展開生涯新篇!”
昨天(8日)晚上,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朱惠良在社交媒體寫下如上大段感慨。

朱惠良臉書部分內(nèi)容截圖
朱惠良說,3月28日自己和單院長見面,還聽到他說了句“好累!”當時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天之后他竟宣布退休。
而這一未經(jīng)事先張揚的消息,也同時也讓臺媒頗感意外,一時間鋪天蓋地的跟進報道說明了一切。
在這些報道中,單霽翔本人及其主導下的北京故宮七年來路也再次被回顧和梳理。
臺灣“中央社”在8日報道中對單霽翔給予了高度評價:單霽翔是故宮博物院第6任院長,也是曝光度最高、最廣為一般民眾所知的故宮院長。
報道指出,在單霽翔任內(nèi),故宮開放面積逐步擴大,從2014年的52%,到2018年底的80%。

資料圖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新華社)
臺灣《旺報》網(wǎng)站則認為,故宮近年來加強網(wǎng)絡(luò)化,把文物藏品的影像公布在網(wǎng)上,網(wǎng)友們不僅能查閱到每一件藏品的資訊,還能圖文并茂地閱讀背后的故事。一系列成功的嘗試,使得原本神秘的紫禁城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而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則注意到,單霽翔在任這些年,故宮誕生了大批“網(wǎng)紅”,但正如故宮內(nèi)部人士所言,單霽翔本身則成了故宮最大的“網(wǎng)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