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老行者?
陳彼得:一個行者,我覺得我有責任給我這些年輕的哥們這些朋友提個醒,現(xiàn)在生活改進了大家過得很幸福了,可是那個幸福不是空手得來的,幸福是什么東西?是一種團結的力量,每個人都要捍衛(wèi)他的民族,我們當然也要,那就是本能。
2018年3月17日,陳彼得在中央電視臺《經(jīng)典詠流傳》的舞臺上用現(xiàn)代的方式重新演繹了辛棄疾創(chuàng)作于800多年前的名作《青玉案·元夕》。而此前導演組希望他演唱的是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
記者:為什么那么堅持要唱那首歌呢?
陳彼得:我覺得跟我的個性有關,青玉案·元夕 ,因為辛棄疾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壯志未酬的武將,他的文學才華也很棒,所以我崇拜他在這個地方,他是有家國情懷的人,雖然是壯志未酬,唱這個歌的意思就是說告訴辛棄疾老爺子,我們這個時代做到了,現(xiàn)在是一個盛世中國,擺在這里,我們趕上了這個時代。
在陳彼得心中,那燈火闌珊處的,就是他的祖國。節(jié)目播出后,已經(jīng)70多歲的陳彼得和他的歌曲再次被國人認識與熟知。
陳彼得:實際上我覺得這個歌對我來講是一個音樂生活的重生,這也是一個蛻變,我說是一個重生跟我來改革開放以后回到大陸來生活有關系,這個好像說陳彼得的升級版,2018年升級了,并不是說當時一下升級了,而是一個這30年來在這個土地上學習的一個感受,被很多事情感動,因為看到很多東西,都是我以前沒看過的。和這個時代一塊在成長,我愿意為我的民族國家寫一首贊歌,唱一首贊歌,我不是唱了嗎,我和我的祖國。
曾經(jīng)漂泊的游子,如今落葉歸根,75歲的陳彼得開啟了他人生旅程的“歸來與新生”。
陳彼得:唐朝孟郊,他寫了游子吟,我特別寫了一個新版,寫給我的故鄉(xiāng),我的祖國母親。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