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顯著成效,獲得廣大臺胞肯定
經過8個多月緊鑼密鼓的推動,目前,中央“惠臺31條措施”均已在廈門得到落實;省“惠臺66條措施”中,有59條已在廈落地,其余正在抓緊落實中;廈門“惠臺60條”已取得顯著成效,得到廣大臺企臺胞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經濟交流合作方面,廈門新認定臺資高新技術企業(yè)37家,享受高新技術企業(yè)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給予臺資企業(yè)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智能制造專項)補助已達1000多萬元;對市級臺資企業(yè)技術中心資助金額已達320萬元;用地惠企政策上,東亞機械成為廈門首家享受土地出讓合同價按成交價70%優(yōu)惠的臺資企業(yè);福建省首家臺資獨資演藝企業(yè)廈門市量能文化演藝經紀有限公司落戶廈門自貿片區(qū);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出口的冠捷電子貨物獲波蘭“安智貿”認定,實現雙方海關的監(jiān)管互認;已有臺灣大陸通商專業(yè)事務所等3家臺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片區(qū);市級科技資金今年資助對臺產學研合作項目28項;清華海峽研究院與臺灣云端智慧大健康聯盟簽訂合作協議。
社會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我市率先出臺《關于臺灣服務者在廈門設立個體診所有關規(guī)定的通知》,目前已成立6家臺胞獨資個體診所;全市各鎮(zhèn)街和涉臺調委會都可為臺胞臺企提供免費的人民調解服務;率先推動臺灣教育會赴甘肅臨夏州支教。
臺生在廈學習實習方面,今年來受理84家單位申報的173個實習見習崗位,協助500余名臺生在廈實習見習;市教育局出臺《廈門市臺灣中小學學生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對臺生申請獎學金給予明確規(guī)定。
臺胞在廈居住生活方面,截至今年9月,首批15位臺青入住市級公共租賃住房,10位臺青入住思明區(qū)臺灣青年公寓;2名臺胞首次獲評省勞模和五四青年獎章;66名臺胞在廈擔任社區(qū)主任助理;7名在廈臺胞以個人身份參加養(yǎng)老保險;1020名65歲以上臺胞享受市內公共交通優(yōu)惠;31070名臺胞經市民通道前往鼓浪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