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第十屆海峽論壇·第六屆兩岸公益論壇”在廈門舉行。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受邀參加,并在“青年公益與社會發(fā)展”分論壇分享兩岸尋親項目。

在去年12月的烏鎮(zhèn)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上,國臺辦主任助理周寧曾提到,網(wǎng)絡已經成為海峽兩岸繼通郵、通航、通商之后,連通海峽兩岸人民的“第四通”。
網(wǎng)絡已在兩岸交流中擔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今日頭條正是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的力量,幫助在臺灣的老兵或老兵后代,完成他們的跨海尋親夢。
“今日頭條兩岸尋親”是“頭條尋人”于2017年12月啟動的專門幫忙兩岸家庭團圓的項目。“頭條尋人”項目自2016年啟動以來,陸續(xù)收到了一些特殊的“尋人”求助,那些在1949年期間從大陸遷往臺灣的老兵,或是這些老兵的后人,希望通過“頭條尋人”平臺,借助廣大用戶的幫助,找到在大陸失散多年的親人。
兩岸開啟交流至今已歷經三十周年,在30年前,老兵們在大陸尋根的方式是寫信或者線下探訪,費時費力;而30年后的今天,今日頭條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精準推送尋親信息,幫助他們圓夢。
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啟動至今,已經幫助38個兩岸家庭團圓。項目負責人周思妤是一位來自臺灣的姑娘,在來北京前,她曾在臺灣一家電視臺擔任記者。2015年9月,周思妤來到大陸在北京大學就讀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碩士,畢業(yè)后決定留在北京工作,加入今日頭條負責“兩岸尋親”項目。
“過去在寫一篇報道的時候,我會在意的是點擊率,或者是有多少人看了我的文章。直到我入職了今日頭條,加入公益尋人項目后,我會更關注我所發(fā)出去的信息,究竟能幫助多少個失散的家庭回家,更重視信息的背后的公益價值。”周思妤說,加入今日頭條之后,她才了解到,原來信息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今日頭條收到的第一個兩岸尋親求助,是臺灣97歲高齡的老兵胡定遠,想尋找老家四川瀘州的親人。“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畢竟雙方親人已經失聯(lián)77年,能有多少的把握,當時我們也拿捏不準。”周思妤表示。
2017年3月12日,頭條尋人發(fā)布了胡定遠的尋親啟事。并且將這個消息推送到爺爺?shù)淖婕?,也就是四川瀘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