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色欧美视频,今夜无人入睡免费播放电视剧,日韩成人毛片在线,粉嫩av中文字幕,国产黄色大片在线观看,哥布林的洞窟,黄色小网站入口

您現(xiàn)在的位置:?臺海網 >> 新聞中心 >> 臺灣 >> 兩岸交流  >> 正文

再訪福建東山“寡婦村”:用“悲劇的力量”感召世人

m.dddjmc.com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zhèn)國講解“寡婦村”這些夫妻悲歡離合的故事。張金川 攝

  (兩岸交流30年)再訪福建東山“寡婦村”:用“悲劇的力量”感召世人

  中新社福建東山12月16日電 題:再訪福建東山“寡婦村”:用“悲劇的力量”感召世人

  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一場人間浩劫,制造了‘寡婦村’的悲劇典型。這是世上罕見的感情重創(chuàng),深深烙進了幾代人的心靈。”在福建省東山縣銅缽村的“寡婦村”展覽館,一樓序廳正中央的黑色花崗巖上刻寫著該館的序言。

  1950年5月10日,國民黨軍隊在撤出大陸時,從東山島擄走4700多名壯丁,其中僅200多戶的銅缽村就被擄去147人。這給原本安靜的小漁村留下了91個“守活寡”的女人。

“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zhèn)國講解“寡婦村”這些夫妻悲歡離合的故事。 張金川 攝

  “妻在海峽西,夫在海峽東,日日盼夫不見夫,共望海峽水。”這曲曾經在東山民間流傳一時的歌謠,述說了兩岸幾十年封鎖隔絕中多少分離夫妻的凄楚。有著“海峽鴻雁”之稱的“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zhèn)國,見證了這些夫妻的悲歡離合和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帶來的變遷。

  “開放之前,我代筆的書信主要是談感情;開放后,歷經了辦手續(xù)、解矛盾兩個階段,后來越寫越少。”從上世紀60年代給堂嫂代筆開始,黃鎮(zhèn)國漸漸成了村中寄往臺灣書信的代筆人,“堂嫂說了兩句就哭了,我從她眼淚中就知道信該怎么寫了”。

“寡婦村”展覽館。 張金川 攝

  黃鎮(zhèn)國出生的1950年,他的堂哥黃亞慶也被抓去臺。從此,他的堂嫂沈錦菊,和村里許多失去丈夫的婦人們,開始了“守活寡”、盼親人的痛苦生涯。

  黃鎮(zhèn)國告訴中新社記者,1963年,銅缽村人收到第一封輾轉而來的臺灣來信。此后,去臺人員的親屬們紛紛試探著想給對岸生死未卜的親人寫信聯(lián)絡。

  當時,兩岸通信頗費周折:臺胞把信寄到新加坡、美國、泰國等地,由當?shù)厥招湃送ㄟ^民間批信局,整合一批信件,經由客船寄到汕頭等口岸,再送到東山;當?shù)孛耖g批信局的工作人員再到銅缽村,挨家挨戶分發(fā)。有時,一封信要輾轉數(shù)月才能到達收信人手里。黃鎮(zhèn)國代筆寫回信后,書信又開始了繞道回臺灣的另一番“奔波”。

“寡婦村”展覽館展示的圖片資料。 張金川 攝

  在上世紀90年代的臺胞回鄉(xiāng)大潮中,黃亞慶回銅缽村探親,從此來來往往海峽兩岸間。最后,年紀大了,老人定居銅缽村,享受天倫之樂。

  歲月無情,帶走了村中許多老人。銅缽村中,當年的91個婦人,目前只剩下3人;定居銅缽村的19個臺胞中,如今都已過世;留在臺灣的那批老臺胞,也只剩下四五人。

  黃鎮(zhèn)國記得,1984年,在兩岸封鎖隔絕還沒改變的情況下,黃文克老人輾轉多處回到銅缽村老家,成了村里首個去臺回鄉(xiāng)者;1987年12月10日,這一天,8名當年的“壯丁”回到了銅缽村。

  黃鎮(zhèn)國說,他義務為周邊鄉(xiāng)親們代寫了800多封寄往臺灣的書信,尤其難忘的,是與黃建忠的通信。“他母親得病快去世了,讓我到她床前替她寫信。她希望兒子以后記得帶兒孫回來,到她墳前看看她”,黃鎮(zhèn)國說,“我代寫完,把信念給老人聽,自己邊念邊流淚。”

“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zhèn)國講解“寡婦村”這些夫妻悲歡離合的故事。 張金川 攝

  但是,黃建忠一直沒回來。直到1999年中秋節(jié)前,收到黃建忠來信后,黃鎮(zhèn)國復信一首詩:歲月無情幾度秋,月圓人缺何時休?世態(tài)風云驚多變,趁峽浪平好行舟。

  “我的意思是,兩岸隔絕幾十年,一開始書信都沒法往來,現(xiàn)在機遇這么好,怎么還不回家呢?”黃鎮(zhèn)國說,“后來黃建忠回村一見我就說,兄弟啊,我被你那首詩給追回來了。”

  兩岸交流30年,“寡婦村”漸漸走入歷史。在黃鎮(zhèn)國看來,銅缽村是海峽兩岸分離的“重災區(qū)”,現(xiàn)在有責任用“悲劇的力量”去感召世人,這就是“寡婦村”展覽館的作用。

  “前半輩子,我?guī)腿舜鷷?,搭建家與家之間的聯(lián)系;現(xiàn)在,要用事實證明兩岸不可分割。”黃鎮(zhèn)國表示,希望悲劇不重演,希望兩岸交流不再有阻隔。(完)

 
相關新聞
兩岸交流30年親歷者講述海峽兩岸的血脈情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當紀錄片里放映出臺灣老兵回到家鄉(xiāng)與雙親相認的場景時,在香港參加“兩岸交流30周年紀念大會”的不少現(xiàn)場觀眾落下了眼淚。他們有的是海峽兩岸交流30年的親歷者,所以感同身受;有的是了解到兩岸交流的來之不易,所以備受感動。   2017年是海峽兩岸開啟交流30周年,4日,多位海峽兩岸交流的見證者、親歷者與推動者齊聚香港,參...

展望2018年 國臺辦指推動兩岸關系繼續(xù)克難前行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楊程晨 路梅)國務院臺辦17日舉行2018年首場例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言人馬曉光回顧2017年兩岸關系并展望新一年走勢。他表示,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應對挑戰(zhàn)、把握方向,推動兩岸關系繼續(xù)克難前行。   馬曉光表示,2017年兩岸關系形勢更加復雜嚴峻。臺灣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放任縱容“去中國化”“漸進臺獨”活動,阻撓兩岸交流合作。“臺...

兩岸直航,讓回家變得簡單

臺海網1月17日訊 據(jù)東南網報道,什么是幸福?一百個人有一百個定義。 對于海峽兩岸的人們來說,直航就是一種幸福。不再需要輾轉香港澳門去轉機,不再需要去金門乘船顛簸,只要一個多小時的飛行就可以到家了,這就是一種幸福。 下一站,是幸福,是溫暖的家。 直飛臺灣,57年堅冰終被打破 2006年春節(jié),廈門成為當年兩岸春節(jié)包機的直航點之一,也是大陸第四個可以直航臺北...

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論壇在廈門舉行

日前,第二屆兩岸社會保障暨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來自兩岸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及養(yǎng)老服務機構負責人,匯聚廈門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兩岸社會保障制度的整合與橋接,探索符合兩岸特點、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的社會保障體系。 本次論壇以“深化兩岸民間交流交往,深化社會保障領域合作”為主題,分設10個議題、進行11場主旨演講。與會者就“兩岸民間...

兩岸開啟交流30周年

臺海網1月17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每到鳳凰花開的季節(jié),就是臺灣鄉(xiāng)鎮(zhèn)代表會聯(lián)合總會秘書長劉冠雄最忙碌的時期。從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開始,他一次不落地參加了九屆。對于這個兩岸民間交流盛會,他的感情特別深,他說:“我希望能一直參加下去,直到走不動為止。”   以“擴大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