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和弦在視頻中用剪刀剪名牌服飾
臺海網7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兩岸年輕人之間的有效交流,說簡單很簡單,說難也很難。在臺灣的新生代藝人里面,既有劉樂妍這樣的正能量“統(tǒng)派”,也有謝和弦這樣口口聲聲不到大陸“撈錢”的“奇葩”。當然,不到大陸發(fā)展本身頂多是個人選擇,但以剪衣服摔相機這種極端行為表達對大陸的“抗議”,就真的讓廣大網友一臉黑人問號了。而謝和弦另類“炫富”的原因,竟然是“有些大陸人覺得臺灣很窮”,這簡直就是“槽多無口”(可吐槽的點太多,不知從何下口說起)了。
謝和弦的“奇葩”,是網絡上有關臺灣年輕人的怪現象之一種;而另一種怪現象,近來也受到很多媒體關注。那就是不少曾經參與所謂“太陽花學運”、滿腦子“反中”思維的臺灣年輕人,現在竟然在謀求“登陸”發(fā)展。這兩個新聞事件看似孤立毫無聯系,但事實上有著內在的連結。它反映了當下部分臺灣年輕人在面對大陸、面對兩岸交流時,那種復雜局限又自相矛盾的心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