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記者提出,今年“5·20”以來,臺灣方面一方面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另一方面一再表示兩岸交流不應預設前提一事。對此馬曉光表示,“九二共識”及其體現(xiàn)的一個中國原則,是符合兩岸關系法理與現(xiàn)實的客觀事實,不是人為附加的前提。這一共識是兩岸雙方通過溝通協(xié)商、求同存異達成的,不是我們單方面強加給臺灣的。民進黨當局單方面破壞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實際上是把他們對共識的否認強加給大陸,這才是為兩岸交流互動設置前提。
發(fā)布會實錄
回應臺灣未受ICAO邀請:臺灣應該深切反省
國際臺記者:臺灣方面聲稱謀求參與國際民航大會(ICAO)是基于對國際航空飛航安全的責任,請問發(fā)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在臺灣沒有獲得邀請參與第39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這個問題上,我想臺灣方面應該深切地反省,為什么三年前能參與,而今年不能,而不是對大陸橫加指責、誤導民意,甚至拿出所謂的臺灣飛航安全作為借口來誤導臺灣民眾。
在此我鄭重表達,大陸方面始終重視臺灣同胞在民航領域的需要,也將繼續(xù)向臺灣方面提供相關資訊??梢哉f,臺灣方面獲得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和建議措施及相關資料的渠道是暢通的,這些信息是完整的、全面的。臺灣與世界多個城市通航便利。事實證明,臺灣航空安全與其他地區(qū)航空往來,同臺灣方面是否參加國際民航大會沒有關聯(lián)。
批臺灣島內(nèi)“臺獨”勢力:繼承李扁衣缽下場不會好
新華社:李登輝日前鼓噪推動所謂“憲政改革”,請問發(fā)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臺灣有一句時髦的政治術語叫“裝睡的人叫不醒”。我想李登輝就是沉迷在“臺獨”迷夢中的那個叫不醒的人。但是,世界發(fā)展大勢,兩岸發(fā)展大勢,注定了他做的只能是黃粱一夢。我引用唐代詩人杜甫的一句詩:“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如果有人還想繼承李登輝、陳水扁的衣缽,我想下場不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