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黨史館:蔡當局大走民主回頭路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國民黨黨史館主任王文隆批評,蔡英文當局在“國史”檔案管理上走回頭路,將阻礙檔案利用。他說,“國史館”的鎮(zhèn)館之寶“大溪檔案”,就是過去黨史館捐贈的最大宗、重要的文物。
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今年7月曾公開呼吁,兩岸未來能“共享史料”,兩岸都要公布檔案,不能有禁區(qū),且要自由寫作,這也是去年底“習馬會”的共識之一。
王文隆說,過去“國史館”與黨史館管理模式接近,都以使用者角度,讓民眾只要查到目錄,都盡可能可以調閱,“政府”檔案盡可能開放利用。如今“國史館”管理改比照“檔案管理局”的管理者角度,援引“‘政府’信息公開法”規(guī)范,將大陸、港澳地區(qū)民眾與臺灣及其他地區(qū)民眾有差別待遇。
王文隆認為,“檔案愈公開,才能讓更多人了解想法,爭取支持。”他質疑,蔡當局力推“促轉條例”草案“立法”,要以公權力逼迫國民黨與黨營組織,開放政治檔案,但對于“國史館”的管理卻反其道而行,在館藏管理改采封閉式管理,大走民主回頭路,不利學術研究。
臺媒:蔡英文就職宣示破功
臺灣《聯(lián)合晚報》29日發(fā)表文章指出,蔡英文就職前曾宣示要全面公開威權時代檔案的諾言,在“國史館”欲限縮學者查閱檔案的規(guī)定下破功。
文章說,在過去,“檔案局”對白色恐怖時期檔案有嚴格規(guī)定,一直遭人詬病。包括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許信良與多位政治受難者家屬,都曾嚴詞批評“檔案局”對政治檔案的規(guī)范仍停留在威權時期,甚至連受難者家屬欲查閱相關資料,都曾受拒,荒謬至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