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臺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而上海臺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則指出,事實上臺灣年輕人并非“天然獨”,而是受臺灣教育上“去中國化”與輿論市場“臺獨化”影響,是嫁接的“臺獨”;而當這種思想逐漸成為臺灣政治主流后,會嚴重傷害兩岸關系,兩岸關系可能停滯甚至倒退,從“冷和平”到對抗。
倪永杰受訪時表示,與“法理臺獨”相比,“文化臺獨”雖相對柔性緩和,但危害更嚴重。他表示,李登輝時代1990年代末期,臺灣教科書開始培養(yǎng)“本土意識”與“去中國化”社會基礎,小孩接受教育后,認為日本當初是進駐臺灣而不是侵略,將兩岸關系定位為“兩國關系”,在這樣的教育史觀薰陶下,配合民進黨政治宣傳后,導致現在40歲以下年輕人對兩岸關系普遍沒好感,而且在社會輿論上,幾乎臺灣宣傳輿論市場都向“臺獨化”發(fā)展。
倪永杰表示,李登輝與陳水扁時期的“臺獨”教育已達到目的,即“臺獨”基因已嫁接到年輕人血液里,蔡英文講“天然獨”,但倪永杰認為,“那不是‘天然獨’,是嫁接的‘臺獨’,是基因移植的結果。”
他也強調,從歷史、教育角度將兩岸關系定位為“兩國關系”,將傷害兩岸關系,特別是將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政治基礎完全摧毀,海協(xié)會與海基會談判協(xié)商機制、國臺辦和陸委會的溝通協(xié)調機制都難以維系。而且文化臺獨導致臺灣人“反中”、“仇中”,為民進黨在戰(zhàn)略上配合美日來圍堵大陸,提供一個輿論與教育基礎,嚴重傷害兩岸關系。



